2025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大增 中国企业主导市场
8月13日,第三方机构InfoLink Consulting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实现出货规模240.21GWh,同比增长106.1%。北美市场因关税问题抢出货、中国市场因“强配取消”抢装,市场需求前置,整体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特点。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前十强企业首次全部由中国企业包揽。其中,宁德时代稳居榜首,海辰储能跃升至第二位,随后分别为亿纬锂能、中创新航、比亚迪等。前十强合计占据全球市场份额91.2%。
海辰储能是快速崛起的储能新锐企业,如今正赴港IPO。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储能电芯市场“内卷”加剧,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的竞争变得“白热化”,甚至产生诉讼纠纷。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储能行业开展了反对“内卷式”竞争行动。8月13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倡议,目前已有海辰储能、中创新航、比亚迪等150家左右的企业参与并签署倡议。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储能电芯市场呈现日渐分化的局面。深度绑定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是储能电芯企业重要的拓市策略。欣旺达通过与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客户捆绑合作,在2025年上半年成为全球前十强新晋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欣旺达于今年积极赴港上市。此前,宁德时代已成功登陆港股上市,亿纬锂能也递交申请赴港上市。全球化竞争力是储能电芯企业抢占市场的关键能力。近年来,中国储能企业不仅将产品带到国际市场,还进一步实现了本地化生产。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电芯出货占比近45%,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排名居前。此外,部分头部电芯企业也进一步延伸产业链,通过系统产品进一步增加收益和电芯出货。
在供应链建设问题上,随着亿纬锂能、海辰储能等企业在海外完成产能布局,储能电芯市场的供应逐步走向“以中国基地供应全球为主,以海外基地供应区域市场为辅”的局面。
因应用市场不同,储能电芯的出货表现也有所差异。2025年上半年,全球大储电芯贡献了全球储能电芯主要增量,出货规模达218.57 GWh,同比增长110.15%。同期,全球小储电芯出货为21.64GWh,同比增长72.38%。
InfoLink Consulting指出,在大储领域,宁德时代、海辰储能的电芯出货规模居前。在小储领域,瑞浦兰钧、亿纬锂能和鹏辉能源的市占率显著领先于其他企业。
在储能电芯朝着大容量方向发展的背景下,新一代电芯产品何时迎来规模化量产,又将如何影响企业竞争格局?据悉,2025年下半年,500Ah+电芯将进入量产阶段。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