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低空经济元年:新场景新业态展望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如何飞得更好?将开创哪些新场景、新业态?请听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在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上的解读。
『低空经济是一个新概念』
说起低空经济,让我想起20世纪80年代初期航空灭鼠、灭蝗和飞播造林、牧草等场景,这些是最早的低空经济场景。现在无人机穿梭于田间地头、城市高楼间喷洒农药、配送货物,背后正是一个万亿级产业的崛起。
一般来讲,低空经济由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综合服务四大业态组成。欧美发达国家相对应的是通用航空和城市空中交通这两个概念。
美国是全球通用航空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提出了城市空中交通(UAM)和先进空中交通(AAM)的概念。欧洲的U-Space计划,目的是让无人机融入城市交通。欧美发展通用航空和城市空中交通的经验对我国发展低空经济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保障』
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呈现出繁荣局面。在有人驾驶航空方面,全国持证通航企业760家,通用航空全年飞行总小时达到134万小时。无人机领域成绩喜人:无人机设计制造厂家达到了2000多家,实名登记系统注册的无人机数量共计221万多架,全年累计飞行时长近2667万小时。
经常有朋友问我买了无人机该怎么飞、到哪里飞、合规放飞无人机需要办哪些手续。近年来,我国有关低空经济的政策、法规、标准不断完善,出台了多部具有创新性的政策、法规、标准,成为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4年1月1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它是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的首部专门的行政法规。之后,中国民用航空局又专门发布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实现了对传统适航管理要求的系统整合与创新。
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还离不开空域要素的供给。2023年底,《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与《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重磅出台,象征着我国的空域管理进入了全新阶段。
『低空航空器的逆袭之路』
低空航空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载体,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是低空航空器的发展方向。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团队让一架名为“锐翔”的四座电动飞机拿到了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这是我国首款获得正式认证的电动飞机。
新能源技术还在不断进化,新一代电池让飞行器的续航里程翻倍,氢燃料电池的应用更让无人机的运营成本大幅下降。近年来,一种名为eVTOL的飞行器横空出世,被誉为“低空经济的皇冠和明珠”。广东亿航的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EH216-S获得了全球首个适航的“三证”,近期又获得了商业运行的许可证,成为首个四证齐全的eVTOL。
随着技术的发展,具有更高航速、更远航程的倾转旋翼构型飞行器应运而生。四川沃飞长空研发的AE200就是这种技术的代表,它能搭载6个人,飞行200公里,计划于2026年投入商业运营。
『会说话、会思考的“空中超级大脑”』
要使无人机、直升机、eVTOL、飞行汽车这些空中“车辆”更安全、更高效地运行,需要编织一张智慧运行的低空立体路网,也就是打造低空基础设施。
前不久,《通用航空机场管理规定》已由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2025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定强调,通用机场作为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撑。
截至2024年,我国已经建成了475座通用机场。随着无人机的大规模使用,一种专门为无人机设计的自动化的航空基础设施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叫作无人机机巢的装置,能为无人机提供自动起降、充电、维护和存储。
我国多个省市,由电信运营商研发的低空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平台正在发挥作用,已经广泛应用于低空物流、应急救援、空中巡查等场景,构建起了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低空飞行环境。
『新场景催生新蓝海』
空中出租车等新型载具的出现,将为城市交通插上翅膀。在苏州,一条连接上海虹桥机场和苏州吴江的空中快线已经开通,过去需要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如今20分钟的飞行就能抵达目的地。
我国多个旅游景区正通过无人机技术实现智慧化升级,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应用场景。八达岭长城开通了全北京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5分钟就能把避暑物品、应急物资送到旅客手里。
无人机在工业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云南深山之中,重载无人机突破了作业的极限,两架无人机联手将300多公斤的建材运送到海拔2000米的山顶。
低空经济在公共服务领域同样大有作为。在交通疏导、治安管理、警用巡逻、环境监测等方面,无人机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城市消防和应急救援方面,无人机在灾害发生后的黄金时间内可以迅速进入现场,进行侦察、搜救、运送应急物资等。
全国上百个城市已经推出低空观光项目,普通人只需买一张门票,就能实现自己的飞行梦。
以上是低空经济应用新场景所展现的一幅丰富多彩的图景,它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重新定义。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