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联合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

网络 2025-08-07 15:11:01
市场资讯 2025-08-07 15:11:01 阅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加快应用,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到2030年,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等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前沿技术。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脑机接口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提升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加快培育形成未来产业新赛道。

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

二、加强基础软硬件攻关

(一)创新脑信号传感元件。研发植入式电极,探索脑血管介入式电极,强化材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快非植入式电极研发,发展新型电极材料。创新基于光、电、磁等的新型脑信号传感器。

(二)突破关键脑机芯片。发展高通道、高速率脑信号采集芯片,研发高性能、超低功耗脑信号处理芯片,研发超低功耗、高速率、高可靠的通信芯片。

(三)夯实软件工具底座。完善脑信号编解码软件,开发专用控制交互软件,构建专用操作系统和通用软件平台。

三、打造高性能产品

(四)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探索集成高密度神经记录传感器的新型产品,完善单向和双向深部脑刺激器等成熟产品。

(五)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迭代。创新额贴式、耳贴式等产品形态,研制头盔、头显等集成式脑机接口产品。

(六)发展辅助设备。研发辅助生理信号设备,研发用于植入脑机接口的高精度手术机器人。

四、推动技术成果应用

(七)推广产业创新成果。组织开展重点任务揭榜挂帅,支持优势单位举办高水平赛展会,定期遴选典型案例,组织产业供需对接活动。

(八)提升检测和中试能力。支持检测评估机构发展,建立产品测试规范,布局建设产品中试平台。

五、壮大创新主体

(九)培育优势企业。发展壮大脑机接口领域领军企业,促进脑机接口中小企业创新供给,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十)完善创新载体。支持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依托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组织,建设开源社区。

(十一)推动产业集聚。引导创新要素向基础好、潜力大的地区汇聚,推动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等领域企业合作。

六、提升产业支撑能力

(十二)强化标准引领。建立脑机接口技术标准体系,布局标准化发展路线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十三)健全安全保障。持续推动伦理研究,建立健全治理体系,建立数据治理框架,提升生物数字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十四)优化人才培养。加强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鼓励企业与高校等合作,建设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加强海外人才交流引进。

七、保障措施

(十五)强化统筹协调。在中央科技委领导下,强化部门协同,深化央地协作,优化产业布局。

(十六)加强政策支持。加强脑机接口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推动布局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对重点产品加大注册指导,给予优先支持。

(十七)深化国际合作。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鼓励国外企业和机构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等,支持开拓海外市场,支持我国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

2025年7月23日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