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价格上涨背后的多晶硅市场与光伏企业策略

网络 2025-08-05 19:05:35
市场资讯 2025-08-05 19:05:35 阅读

  “硅片价格的上涨,体现了原料多晶硅价格回弹后,单纯的硅片制造端以不亏本为底线出价,而不是为了开工和销售竞相降价。”8月4日晚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咨询专家吕锦标表示。

  7月31日,硅业分会发文称,当周硅片价格延续涨势,各规格价格平均上涨约0.1元/片。其中,原料价格上涨带动成本增加以及下游采买订单增加是主要原因。

  对此,8月4日,硅片一线制造商隆基绿能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公司通过BC技术差异化和全球化布局缓解盈利压力,二季度实现大幅减亏。

  业内预计多晶硅价格不会涨到6万元/吨

  上述硅业分会发布的文章显示,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2元/片,周环比上涨9.09%;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35元/片,周环比上涨8.00%;N型G12单晶硅片成交均价为1.55元/片,周环比上涨7.64%。

  具体原因为,原料端多晶硅价格继续提高,导致硅片厂商成本上升;需求端方面,在出口退税及海外政策变动等因素影响下,需求明显好转,电池片价格上行。

  吕锦标表示,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单纯的硅片生产商已推行不追求开工率、不累积库存、以销定产和不亏本销售。

  “实际上,如今下游企业一方面认为硅料应该涨价,毕竟硅料生产商不赚钱也不好,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相关政策能够辐射到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下游厂商。”吕锦标分析称。

  吕锦标预计多晶硅不会涨到6万元/吨,因为如此一来,组件成本将提高约0.05元/W,下游厂商难以消化。

  8月4日,一位光伏行业人士也表示,硅料价格上涨直接增加硅片生产成本,2025年硅料价格跌至4万元/吨以下后,全行业亏损倒逼中小企业退出。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要求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抓紧组织实施。

  “工业节能监察通知或限制硅料的落后产能,产能可能进一步集中,头部企业逐渐掌握定价权。”该光伏行业人士说道。

  专家:光伏企业应自觉减产

  近期,多家光伏龙头企业披露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隆基绿能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4亿元到28亿元;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9亿元至52亿元;晶澳科技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5亿元至30亿元。

  其中,隆基绿能表示,上半年实现了组件销量的增长,但受光伏行业主要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跌破行业成本线的竞争环境影响,公司经营仍为亏损、增量不增收。

  对此,上述光伏行业人士分析称,从制造端看,国内组件环节均已开始盈利;从市场端看,新兴市场增长显著。叠加硅料端的政策影响,价格回升成为必然趋势。

  吕锦标则分析称,光伏大厂亏损收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下游组件需求明显下滑导致出货量减少。“即使如此,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仍表示对全年光伏装机规模看好。”

  在光伏行业政策面,吕锦标分析称,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在自身权责范围内给予了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光伏企业应该自觉地减产。

  吕锦标同时看到,上游仅有大全能源在2025年年初宣布预计全年多晶硅产量为11万吨至14万吨,利用率不到40%;下游组件企业方面,仅有阿特斯在2024年上半年宣布,主动通过优化出货结构、聚焦高价值市场等方式自律调节产能。

  “目前行业内硅料库存相比年初预计降低了三四万吨,仍未降低太多。”吕锦标介绍称,当前暂无新增多晶硅产能,不过通威有12万吨/年的多晶硅项目复产,光伏行业硅料消耗约10万吨/月。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