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经济半年报:外贸承压增长,科技新潮涌动

网络 2025-08-02 23:55:41
市场资讯 2025-08-02 23:55:41 阅读

上半年总体经济数据,我们如何能从一个更早经历经济结构转型、更早遭遇新问题、新挑战的广东里,把握更多、更加深刻的经济变化?

承压增长,从外贸中看广东如何“以进促稳”?外向性强、进出口规模大一直是广东外贸的鲜明特点。上半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725.40亿元,同比增长4.2%。对比全国半年报和广东全年目标,增长数据上有一定差距。但从纵向看,广东已经实现连续三个季度持续回升。

今年以来,在“关税战”等带来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的背景之下,广东受到的外部冲击更大,因此,广东的上半年外贸同比实现4%的增长更为来之不易。除了总体数据,我们从更细分的数据比较中划出重点:在承压之下,广东外贸连续8个季度正增长,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

上半年“贸易战”最为紧张之际,创新、原创产品形成的外贸优势在风雨中更加凸显。深圳进出口总额达2.17万亿元,全省最高,尤其是深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同比增长8.0%,以技术、产品之“新”促进了外贸之“进”。上半年,东莞、广州等外贸支柱性明显的城市同样实现“逆袭”。贸易伙伴稳“旧”拓“新”,让相关地市经受住了贸易战的风雨考验。

承压之下,好的外贸增长态势能否在下半年延续?深挖数据背后更为深刻的变化,一个“活”字尤为突出。上半年,广东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13万家,增加7.6%。民营企业活跃度依然在稳步提高:外贸企业数量达11万家,增加8.6%,进出口总值达2.92万亿元,增长4.3%,占全省外贸总值的64.2%。

同时,外商投资企业来粤投资依然“活跃”。就在前几天,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惠州大亚湾石化产业园区正式投产。上半年,广东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42万亿元,增长5.5%。更为关键的是,广东对市场的判断和选择依然“灵活”。扩大“朋友圈”、加快市场转型都是广东外贸企业的坚定选择。

活力迸发,消费大省下半年如何修炼“内”功?上半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611.22亿元,同比增长5.9%;惠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5%。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

经济增长边际持续改善,不仅要持续提振消费需求,更要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久前,广东发布《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提出以市场化办展模式举办内贸版“广交会”。在做好外贸基本盘的同时,坚持投资、消费、进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

细看上半年数据,会发现广东线上消费在持续地释放潜力,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20.3%,增速提高4.0个百分点。过去一段时间,如何破解“旺丁不旺财”难题,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一直是广东的施策重点。去年以来,广东结合本地消费特点,将手机、智能手表等3C产品列入补贴范围,先行先试探索推出广东“3C产品补贴目录”。

而如何更好、更全方位地扩大消费需求?广东选择联动港澳,以“湾区之名”推动大湾区各个城市人气商气畅旺。今年5月,“购在中国 2025大湾区消费季”活动启动,带来了一波大湾区的消费热潮。

携手港澳打造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让“到湾区来”成为潮流,让“购在中国”成为时尚。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工业投资占比达38.1%,其中汽车制造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投资分别增长14.6%、57.9%。工业转型升级正在加速推进,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8%。

“新”潮涌动,“科技强省”如何再造新优势?前几天,全球首个能够自己给自己换电池的人形机器人在深圳诞生。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其中,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品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4.0%、23.0%。

尽管上半年广东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9.7%,但工业结构持续优化的深层逻辑彰显。上半年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高达34.1%,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而工业技改投资本身更是逆势上扬,同比增长1.8%。发布的众多数据中,有一个数据或许能折射当前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另一个特点: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同比增长58.2%。

这两天,大湾区首条跨城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在珠海顺利开通;在深圳,其所生产的消费级无人机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惊人的70%。以无人机为载体之一的广东低空经济发展,展现了广东科技产业互促双强的鲜明特点。

世界需要广东市场,广东也有能力快速回应世界需求。从“制造业当家”方略的纵深推进到“链长制”精准补强产业链,从“粤贸全球”拓市场到“新三样”出口激增,我们不难发现,广东正持续构建新旧动能转换的“双轨引擎”。

驱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能已经发生了变化,在“长策”和“短策”交相叠加、提早释放之下,以经济结构快速转变应对外部挑战,这也正是广东经济当前正在发生的最关键转变。

有回旋余地,有调整余量,有应变预备,有发展预期。回头望,风浪中新潮涌动;抬头看,仍有春山可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