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淘宝等抵制恶性竞争 即时零售赛道竞争激烈
美团、淘宝、饿了么、京东8月1日先后发布声明表示,坚决抵制恶性竞争,规范促销行为,杜绝不正当竞争,推动建立公平有序行业秩序。此前,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3家平台企业,要求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监管约谈和行业自律为“外卖大战”按下了暂停键,但即时零售“马拉松”仍在进行。各平台外卖补贴、免单等措施,意在培养即时消费习惯和场景,带动非餐类万亿级即时零售市场。随着竞争趋于理性,创新平台、第三方即配等有望夺取更多份额。
易观研究合伙人陈涛表示,淘宝闪购、美团、京东等平台加强即时零售及外卖投入,主要是为了寻求更多流量和用户。短期来看,大额补贴能激活线下商家和消费者积极性,对促进即时零售消费有一定帮助。
从8月1日四大平台的声明来看,其共同点是指向规范补贴行为、反对内卷、提升服务质量等内容,这些内容与此前的监管要求基本一致。
“从长期来看,不能仅靠补贴培养消费者长期消费习惯,需平台建立更完善、高效的系统,维护商家与消费者权益。”陈涛表示,消费者急需的不仅是低价,还有时效、精准匹配等增值服务。平台要结合消费者需求与商家利益,共同做大市场。
以奶茶为代表的餐饮是外卖竞争的主战场,而各平台用补贴换流量的目的,在于争夺即时零售赛道的入口。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即时零售市场到2030年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尽管围绕餐饮外卖“出鞘”,剑指的方向却是百货、数码、美妆等非餐类即时零售市场。
顺丰同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外卖竞争主要基于饮品类,主要是因为饮品消费没有时间、频次限制,可以大量引流。即时零售的竞争以餐饮为开端,意在培养即时消费习惯和场景,带动更广阔的非餐品类的万亿元级即时零售市场。
即时零售赛道崭露头角,也反映了外卖、电商两大行业面临的转型压力。一方面,外卖市场的用户池与订单总量已接近天花板;另一方面,线上零售(电商)的渗透率也逐渐到顶。
基于各自的能力圈,阿里巴巴、美团、京东三大巨头也展现出差异化的战略意图。阿里巴巴利用淘宝、天猫的商品资源和用户基础,结合饿了么的即时配送能力,打造“远场电商+近场零售”的全场景消费模式。京东依托供应链优势,通过即时零售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美团凭借履约体系和商家资源,强化“万物到家”概念,将餐饮优势延伸至全品类即时零售。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主体用户的画像正处于迭代期,以“00后”为代表的新兴消费主力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消费习惯。
“Z世代拒绝推迟满足感,点下购买键的那一秒,就指望东西立刻出现在手边,对跨省物流的漫长旅途毫无耐心。”一位不具名电商行业人士表示。
业内对即时零售的增长潜力普遍持乐观态度。顺丰同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品牌、门店、电商平台、即时配送等各方共同发力下,即时零售单量不断刷新纪录,即配单量或将与电商快递单量“平分秋色”。
此外,商家、平台和物流正在“松绑”。许多品牌方通过自建会员体系和私域渠道等举措,沉淀黏性用户,并通过与第三方即配平台合作,打造自主可控的私域服务闭环,避免对平台的过度依赖。
“随着流量分散化和履约复杂度提升,第三方即配商将以中立定位和专业的稀缺性获得增长机遇。”顺丰同城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品牌方对跨平台流量整合的需求愈发迫切,第三方即配将凸显更多的基础设施价值。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