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降温:热门品种回调,多晶硅多头资金大撤退
证券时报记者许孝如
随着热门品种持续回调,国内期货市场整体降温趋势明显。7月31日,玻璃、硅铁触及跌停,焦煤封跌停板;三大光伏产业链品种也深度调整,此前较强势的多晶硅遭遇多头资金大撤退,主力合约一度逼近跌停。
值得注意的是,文华商品板块资金流出147亿元,商品市场情绪迅速回落。有机构认为,多数商品的估值或将重新回归基本面。期货市场在“反内卷”政策驱动下,从光伏产业链到黑色系,多个商品经历了一轮大涨行情后,开启高位震荡,等待政策预期的进一步指引。
当地时间7月30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维持基准利率在4.25%~4.50%不变,此为第五次按兵不动。鲍威尔的发言使得投资者降低了9月降息预期,这对全球商品市场也带来了影响。
7月31日早盘,商品市场全线走低,文华商品指数跌近1.5%,不少热门品种大跌。7月31日午后,商品市场加速下跌,文华商品指数一度大跌超2%,玻璃、硅铁触及跌停。截至收盘,玻璃主力合约大跌8.22%,硅铁跌6.62%,纯碱跌6.45%;焦煤主力合约则封死跌停。
光大期货认为,预计短期焦煤盘面将呈宽幅震荡运行。据文华财经统计,黑链及新能源板块均流出超50亿元,化工板块流出15亿元资金,贵金属及有色板块也有超12亿元流出。
多晶硅多头资金大撤退,三大光伏产业链品种出现深度回调。7月31日上午,多晶硅表现还较为强势,午后随着多头资金的大撤退,多晶硅主力合约一度逼近跌停。截至7月31日收盘,多晶硅大跌7.81%,主力合约净流出18.22亿元资金。
据上海有色网(SMM)数据,7月多晶硅排产规划并无较大改变,总体产量预计将逼近11万吨大关。对于后市,国投期货认为,近期厂库库存继续下降,有逐渐向仓单转移的预期。
整体来看,2025年以来,全球光伏产业链依旧面临深度调整。碳酸锂的基本面较为严峻,供需格局尚未扭转,基本面仍有压力。南华期货认为,碳酸锂的短期供给端扰动仍存,下游补库进度有待观察。短期预计将维持宽幅震荡状态。
7月30日,广期所再度出手降温,将工业硅、多晶硅、碳酸锂三大主力合约开仓量调整为不得超过500手。期货业人士认为,这一措施将明显抑制短线的投机资金,防控市场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