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聚焦量子计算与AI融合
在刚刚闭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关于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讨论十分热烈。
7月28日,WAIC举行第四场思辨会,邀请多位国内顶级的量子计算领域专家学者,交流“量子计算能否为AI赋能”“量子计算如何应用于AI”等相关话题。
主持这场圆桌讨论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执行院长陆朝阳。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包括“祖冲之号”量子计算机总师朱晓波等。
专家们认为,量子计算适合解决人工智能的部分问题,特定条件下对识别、语言模型等有加速作用。对于量子计算当前的应用能力,外界有一定炒作,无论是科研界、产业界、投资界都应保持耐心。
WAIC展览馆也有量子计算公司的身影。北京玻色量子、上海图灵量子两家公司相邻。玻色量子专注于光量子技术路线,已完成六轮融资。图灵量子也是光量子技术路线,四年内完成五轮融资。
在量子计算路线上,国盾量子是超导路线。国盾量子量子计算相关负责人张栩菁表示,量子计算和AI双方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两者结合到一起,会产生“1+1>2”的效果。
从竞争趋势来看,张栩菁介绍,“目前全球有4台量子计算机宣布实现了量子优越性,大家都在向大规模通用可编程的实用量子计算机方向上努力。”
WAIC期间,中国移动发布“五岳量智”量子人工智能平台等。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程建军表示,将持续投入进行科技攻关,聚焦量子科技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发展难题。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介绍,希望通过5—10年时间,把量子计算的纠错问题解决掉。今年6月,英伟达CEO黄仁勋说,量子计算领域正迎来历史性拐点。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