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强监管持续 机构面临合规与经营双重挑战

网络 2025-07-29 23:00:21
市场资讯 2025-07-29 23:00:21 阅读

  第三方支付行业强监管仍在持续。

  《中国经营报》记者根据移动支付网系统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处罚时间计算),共有43家支付机构(及相关责任人)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开出的49张罚单与警告,罚没金额合计近1.6亿元。

  其中,汇元银通(北京)在线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元银通”)、中通支付、雅酷时空、汇聚支付四家公司罚单金额均在千万元以上;海科融通、盛迪嘉支付、快钱支付在内的多家机构被处百万元以上罚没款。第三方支付监管处罚原因包括支付账户管理、清算管理、商户管理、反洗钱等问题。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这反映出行业机构合规意识薄弱与管理体系不健全。反洗钱和账户管理是违法重灾区,违法类型主要集中于未按照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等,指向的业务方向涉及账户管理和反洗钱等。

  以汇元银通为例,触及的六项违法行为包括:预付卡在未签署合作协议的特约商户使用等。这些行为大多涉及支付机构的“基本功”。新金融行业专家余丰慧表示,基础合规问题频发反映出支付行业对合规管理重视不足。

  近年来,支付机构强监管持续,《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等政策陆续落地,推动监管逻辑从“事后发现”向“全流程穿透”演进,给机构合规提出更高要求。王蓬博认为,具备强大技术、资金实力和严格内控体系的支付机构更容易适应新的监管周期。

  伴随强监管,支付行业如何告别传统模式寻找增量市场,机构面临压力。从业务结构来看,汇元银通是汇元科技最核心的收入来源,但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毛利率下降。同属支付行业的海科融通、拉卡拉、新国都2024年归母净利润均同比下降,一定程度折射行业面临的转型与盈利压力。

  萨摩耶云科技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合规和经营方面,只有同时做到“制度流程化、风控数字化、业务自营化、监督透明化”,才能算真正完成“根本性修复”。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