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密集涌现,市场前景与挑战并存

网络 2025-07-26 07:25:21
市场资讯 2025-07-26 07:25:21 阅读

  “10分钟生成一份婚礼策划案”,“25分钟安排好30支棒球队横跨全美的行程”——近日,OpenAI推出了其首个AI Agent(AI代理或AI智能体)——ChatGPT Agent,尽管仍未发布新一代GPT大模型。“五花八门” 密集涌现,AI Agent已广泛地出现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成为办公助手、智能客服等代称。ChatGPT Agent能自主调用各类工作,实现控制流决策,以“策划婚礼”任务为例,用户下达任务指令后,ChatGPT Agent会先浏览购物网站挑选婚纱、订酒店,然后深度研究整合预算和供应商的评价,最后由ChatGPT生成图文并茂的策划书。

在此之前,埃隆·马斯克旗下xAI所推出的Grok 4 Heavy引入了“多智能协作机制”,同样体现了AI Agent的核心特征。除了通用型AI Agent之外,面向垂直场景、服务于B端企业的AI Agent规模更为浩大。7月21日,IBM发布企业级通用AI智能体IBM CUGA,能够跨多个业务场景、整合多种工具、执行复杂的任务。此外,零一万物推出的企业级Agent万智2.0宣称要打造靠谱能干的“超级员工”;自猎网招聘求职AI Agent和AI面试官智能体发布,旨在大幅提升招聘效率;枫清科技Fabarta表示要打造个人办公专属智能体……各个行业领域的AI Agent层出不穷。

现阶段的“试金石”,面向C端的通用型Agent成为大厂和创业公司集中发力的领域,比如OpenAI、Anthropic、谷歌等海外大厂近半年以来持续提升基础模型的代理能力并优化配套的Agent开发平台。热闹的AI Agent市场鱼龙混杂,Gartner提醒道:AI Agent尚处于“期望膨胀期”。记者通过观察或体验几款AI Agent,发现它们不约而同地将代码能力作为AI Agent落地的“试金石”。不同数据机构对于AI写代码以及AI Agent的市场增长规模预测不一,但在未来高速增长的趋势上保持了一致。截至目前,AI Agent技术路线已清晰,基本处于L2/L3向L3/L4的爬坡中,产业界在B端和C端不同路径下的探索,都在加速推动AI Agent的商业规模落地进程。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