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转型:67%率下的新趋势与“十五五”重点

网络 2025-07-24 21:45:45
市场资讯 2025-07-24 21:45:45 阅读

时隔十年再度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第一财经梳理近十年(2014~2024年)数据发现,中国城镇常住人口从2014年的7.7亿人增加到2024年的9.4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5.8%增加到67%。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减速已经成为基本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撰文称,中国城镇化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4%左右。

那么,我国目前城镇化率67%意味着什么?“十五五”时期新型城镇化有哪些趋势、面临哪些难点以及重点任务是什么?

城镇化率67%意味着什么

“在1996年城镇化率越过30%的拐点以后,中国城镇化推进到一个超高速增长时期。” 魏后凯分析称,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增速已经明显减缓。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甚至超过80%。

世界银行WDI数据库的数据显示,2023年世界城镇化率为57.3%,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城镇化率为68.7%。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高国力表示,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达到65%后的十余年仍保持了较快增长。

魏后凯预计,在2035年之前,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将下降到年均提升0.70个百分点左右。而且,这期间平均每年仍将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迁移到城镇。

大规模快速城镇化拉动了投资,创造了就业机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我国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和万亿规模的新增投资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秦虹撰文分析称,中国城镇化率超过67%,未来城镇化还有空间,但质量和速度不如从前,城市更新是城市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去年7月底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称,经过5年努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五五”新型城镇化有哪些重点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农村发展报告(2025)》称,在新型城镇化相关顶层设计的指导下,“十五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各个重点领域还面临一些难点。难点之一即市民化稳步推进,各类农业转移人口存在不同需求。

与流动人口以及户籍相关,我国城镇化率有两种统计口径,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迅猛增长。第一财经梳理国家统计局数据及相关报告发现,2000~2024年,我国流动人口从1.2亿人增长到3.85亿。

第一财经梳理数据发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保持着约18个百分点的差距。例如,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2%,户籍人口为48.3%。

“‘十四五’时期,两率差距维持在18个百分点左右,对应2.5亿城乡两栖的农业转移人口。”上述报告称,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各类农业转移人口呈现出不同的市民化需求特征,不同城镇还存在不同的落户条件,要以权益同城化和城乡系统改革为主导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此外,报告建议以提高人口迁入地承载力为抓手,优化城镇体系;以县域城镇化为突破口,带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

魏后凯也提醒,在大规模城镇化的同时,未来乡村人口将进一步减少。农村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将越发凸显。

前述《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四项行动,即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实施潜力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行动;实施现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动;实施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7个方面重点任务之一是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其中包括“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继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