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伊冲突升级: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与能源供应链担忧
6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表决认定伊朗未能履行核保障监督义务。次日,以色列启动“崛起的狮子”空袭行动,直指伊朗核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作为回应,伊朗于6月13日晚起向以色列发起多轮导弹及无人机袭击,以伊冲突急剧升级。本次冲突是两国继2024年两轮军事对抗后的又一轮。
自冲突爆发以来,大宗商品市场结构性波动明显,能源和贵金属波动尤为显著。Wind商品综合指数6月12日收盘1596.32点,6月18日收盘上涨至1610.71点,上涨0.9%,但不同品种分化显著。
具体到品种,原油市场反应激烈。6月12日至18日,布伦特原油涨幅超10%,WTI原油涨幅约2.27%。天然气市场因以色列关闭利维坦油气田,美国天然气期货累计上涨近8%。同时,埃及紧急采购燃料油,凸显中东局势对能源供应链的影响。
贵金属方面,黄金受避险情绪驱动,价格持续上扬,国际现货黄金和上期所黄金期货价格上涨,内外市场对地缘政治风险共振。尤其是以色列空袭伊朗后首个交易日,纽约黄金期货涨超1.8%,国际现货黄金价格突破3400美元/盎司,涨幅1.24%。
由于伊朗是化工品生产大国,部分化工商品也强劲反弹。郑商所甲醇期货主力合约2509上涨近9.5%,尿素期货主力合约2509上涨7.86%。国内多个地区液化石油气现货价格同步上行。
为什么大宗商品市场对以伊冲突反应强烈?伊朗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其原油与天然气资源直接影响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稳定性。
2025年1—4月,伊朗原油产量均值为330.7万桶/日,较去年同期涨4.07%。原油出口量维持高位,4月为162.3万桶/日,占全球石油日均供应量的3%~4%。伊朗还拥有全球第二大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其南帕尔斯气田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田之一。本轮以伊冲突,以色列空袭了南帕尔斯气田,引发市场对全球天然气供应稳定的担忧。
此外,伊朗掌控霍尔木兹海峡,可能影响全球能源运输。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与阿曼湾、阿拉伯海的唯一水路出口,每日有1800万至2000万桶原油通过该海峡,约占全球日均石油贸易总量的20%。
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沙特、伊拉克、阿联酋和科威特等主要产油国的出口几乎完全依赖该通道。一旦霍尔木兹海峡遭到封锁,全球能源物流或发生结构性中断。
伊朗多次公开表示,在其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将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包括“封锁霍尔木兹”。尽管伊朗也依赖该水道进行能源出口,但这种封锁更具威慑意义。
此外,伊朗与也门胡塞武装保持密切联系,后者曾多次袭扰国际商船。若中东海上安全形势进一步恶化,将推高全球海运保险费用与能源运输成本。
但长期来看,地缘政治冲突对大宗商品的影响会随着冲突的缓解而消散,大宗商品价格最终将回归商品基本面。IEA、EIA、花旗银行等国际机构预测,原油供需基本面显示出较强的库存累积趋势。(作者系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助理研究员)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