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消费电子中长期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半导体看好自主可控+代工回流方向

证券之星 2025-04-28 07:18:36
市场资讯 2025-04-28 07:18:36 阅读

  消费电子对等关税豁免短期缓解智能手机供应链、终端品牌公司压力,中长期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美国商务部长明确表示,消费电子对等关税豁免措施仅是过渡性安排,后续将推出专项关税,预计具体政策将在未来1-2个月内出台,带来不确定性。

  消费电子专项关税落地前,产业备货需求旺盛。下半年进入库存消化阶段,警惕智能手机、PC出货量表现转弱风险。

  智能手机供应链、终端品牌公司转嫁稀释关税成本的方式主要包括:

  1)加快产能从中国大陆向东南亚等关税优惠国家或地区迁移;2)提高价格。相关公司在产能被迫迁移的早期阶段或将面临当地劳动力素质参差不齐、营商政策等风险,带来额外成本;提高价格则将增加消费者支出,影响终端销量。

  苹果的业务模式具有显著的“离岸制造-全球销售”特征,成为美国进口关税政策冲击的典型承载体。我们假设3种不同情境推演关税对苹果的营收及盈利冲击,悲观情境下:

  1)对苹果硬件营收影响程度8%左右;2)对硬件毛利率影响程度16pct以内,考虑软件服务业务韧性更强,综合对于毛利率影响程度更低。此外,我们认为苹果仍有3种方式减少关税带来的影响:1)加大印度等低关税地区排产,若印度的产量达到7000-8000万部,则对应30+%iPhone产能;2)通过“取消 iPhone 的低配存储型号”,将需求导向更高利润的 iPhone 机型减轻关税冲击;3)利用分期付款计划,以及更高的运营商补贴或以旧换新价值,减轻消费者对于iPhone涨价的直观感受。

  英伟达AI服务器产业链方面,鉴于英伟达AI成品服务器及基板组件由墨西哥出口至美国因符合USMCA“原产地规则”可实现关税豁免,产业链公司受关税影响可控。

  考虑到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半导体关税可能更长期、更难以谈判,中国应加快科技自主可控。中国对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证明确为“流片地”,将直接导致美国制造的芯片在中国市场上因关税而价格提升、竞争力下降,将扰动美国芯片制造回流战略。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风险;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提高的风险。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