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债市频繁波动 降久期成绩优基金共识
债券市场的波动,让债券基金感受到了“季节冷暖的交替”。第三季度,尽管债券基金数量持续增长,但其规模和份额却出现了下滑。这种现象的背后,是此前单边上涨的债市在三季度进入频繁波动的区间,债市情绪也更偏谨慎。9月,债市更是迎来大幅调整,随着月底重磅政策的落地,无风险利率急剧回升。

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收官 公募基金投资主线逐渐明晰
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陆续出炉,公募基金下一阶段的投资主线渐渐明晰。基金经理们表示,多重利好因素提振下,A股后市仍有较大上涨空间,投资逻辑将从政策预期主导向业绩预期主导逐步转化,其中成长科技和消费两条主线关注度较高。截至10月31日,上市公司三季报正式披露完毕。总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沪市公司总体业绩逐步改善,净利润同比有所上升。

跟踪资金超过1500亿元 中证A系列特色宽基指数体系初步形成
随着产品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投资者认同度的不断提升,中证A系列产品规模持续扩容,最新跟踪资金规模已经突破1500亿元。与此同时,基金公司依然在密集上报新产品,仅围绕中证A500指数布局的产品就已超过70只,其中第二批中证A500ETF将集中在本周发行,后续增量资金可期。在业内人士看来,中证A系列特色宽基指数体系已初步形成,将成为境内外投资者配置A股的重要工具。

基金经理“洗牌”的时候到了
在政策、市场等力量的共同推动下,资产管理行业迎来重大变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行业面临大变局的背景下,留给一些基金经理的时间不多了。从政策层面看,过去几年来,随着多项监管政策的出台,资本市场正本清源,一批优秀的公司逐步成长起来,成为市场的价值中枢。与之相对应,一些业绩糟糕、缺乏发展前景的公司退出市场。

股票策略业绩奋起直追 百亿级私募显著扩容
随着市场企稳反弹,此前业绩垫底的股票策略私募火速追赶。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14日至10月18日这一周,股票策略私募平均收益超14%,显著跑赢债券、组合基金等其他策略私募。与此同时,百亿级私募也显著扩容,截至10月29日,最近一个月百亿级证券类私募增加了8家。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基本面好转有望接力推动股市进一步上涨。

百亿级私募持仓曝光:科技与医药板块备受青睐
百亿级私募持仓情况备受投资者关注。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包括景林资产、高毅资产、淡水泉等在内的33家百亿级私募,出现在221家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按照期末收盘价计算)超600亿元。从持仓的行业分布来看,多家百亿级私募三季度增加了对科技和医药板块的布局。

九成公募REITs三季度盈利 高速和能源板块业绩亮眼
今年以来,公募REITs市场迎来显著扩容,目前全市场产品数量达50只,发行规模达1464亿元。三季度,公募REITs整体经营状况良好,尤其是高速公路和能源基础设施板块表现突出,部分产品净利润环比实现翻倍。业内人士认为,公募REITs的发行提速得益于常态化发行、二级市场回暖以及资产供给增加。展望未来,投资者应更加重视项目运营管理能力,并关注细分板块内头部运营商资产。

被动资金“不被动” ETF渐握A股定价主动权
公募基金对A股的定价权,正逐步转由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为首的被动基金承接。ETF投资不断崛起,这种趋势正深刻重构A股的底层投资理念,市场投资生态正悄然生变。近年来,主动权益基金业绩、规模双双下滑,公募基金“丧失A股定价权”的论调一度甚嚣尘上。

红利基金明显回撤 部分基金经理调仓换股
今年上半年,红利是市场中的“优等生”,然而,自9月底A股大幅反弹以来,红利板块上涨明显动力不足,还有多只红利基金出现大幅回撤。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提高,擅长防守的红利吸引力低于顺周期和科技成长板块。记者注意到,多位红利基金经理在三季度积极调仓换股,退出前期已经大幅上涨的银行、公用事业个股,将仓位配置到电子、计算机、军工以寻求更大收益。

资金申购热情高涨 宽基指数产品频发“限购令”
基金再下“限购令”。9月底以来,随着市场显著回暖,投资者对权益资产的参与热情高涨。数据显示,包括沪深300ETF、中证100ETF、北证50成份指数在内,作为投资者跟踪市场行情利器的宽基指数产品已经频频发出“限购令”。业内人士表示,此番“限购令”频发,主要是为了确保基金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同时防止因大额申购导致的市场波动和成份股套利,旨在维持基金的正常运作并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