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公募首席 最新发声!
【导读】四位公募首席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宏观政策“积极有为”,有力提振市场信心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月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

中信证券:化债落地支撑社融,改善企业现金流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4年11月社融同比增速为7.8%,与10月持平。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亿元,同比少增5100亿元。11月金融数据主要反映了化债政策落地的影响。一方面,新增化债额度支撑政府债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同比多增1589亿元,而且化债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推动M1同比增速大幅回升2.4个百分点,企业现金流情况好转。

六大私募股权创投 最新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导读】多家私募股权创投机构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据新华社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多家私募股权创业投资机构表示,关注此次会议提到的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以及大力提振消费、开展“人工智能+”行动等内容。

接连失败!什么情况?
近期,部分含权基金触发清盘预警,多只迷你基金为商议是否持续运作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却因参会持有人持有基金份额不足导致持有人大会以失败告终。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基金公司召开持有人大会,需要投入较多的资源召集投资者参与,因此可能会倾向于首次召开失败自动转入门槛更低的二次召开流程,以减少成本投入。

指增基金赚钱效应分化 超额收益首尾差69个百分点
【导读】指增基金赚钱效应分化,超额收益首尾差69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随着被动投资持续火热,指数增强基金的布局热度也在持续。从业绩表现来看,超九成指增产品年内单位净值增长率为正,不过超额收益上分化明显,首尾差已达到69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认为,市场环境的变化、管理人投资策略的差异等,都会造成指增基金超额收益差拉大。

申万宏源:短期节奏判断不变 12月市场仍能维持活跃
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响应市场关切,政策本身基本符合前期市场反映的乐观预期。政策表述期的预期高峰已出现,后续进一步政策表述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将钝化。主要矛盾正在转换,国内和海外政策执行和效果逐步成为主要矛盾,顺周期行情的阻力仍较大。短期节奏判断不变,12月市场仍能维持活跃,但25年开年行情可能只是弱势震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A股出现调整,不是政策低于预期,而是主要矛盾转换。

2025年怎么投?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回顾即将收官的2024年,多类资产实现“丰收”:9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表现突出,沪深300全年涨幅超17%;年底“债牛”行情再爆发,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8%,金价更是迭创新高。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究竟投资机会在何方?如何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哪类资产性价比更高?布局主动权益基金需注意哪些方面?为此,中国基金报邀请了四位FOF公募基金经理共同探讨2025年大类资产配置方向。
跨年行情开启?六位基金经理重磅解读来了
时间来到12月中旬,又迎来关注跨年行情的最佳时刻!回顾历史,每年年底11月到次年1、2月,若对来年的经济基本面、政策面、企业盈利和市场流动性有良好预期,市场有概率出现一波阶段性上涨行情,这往往也被称为跨年行情。

股票主观多头私募年内收益率超20% 逾八成实现正收益
今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一波三折。开年A股经历了1月份的大跌,2月初开始企稳反弹至5月下旬见顶,之后又陷入长达近5个月的持续调整,9月下旬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A股迅速展开大反弹,投资者信心高涨,虽然这种大涨并未持续多久,但之后A股一直维持高位震荡走势。

这类基金,两周年了!
【导读】首批北证50成份指数型基金迎来面市两周年12月,首批北证50成份指数型基金迎来面市两周年。数据显示,首批北证50成份指数型基金成立以来回报均为正,业绩表现亮眼。业内人士表示,北证50指数是投资者了解北交所整体市场情况的重要指标,今年9月24日以来,该指数强势上涨,带动了相关基金净值增长。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