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证券: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红利价值 维持推荐评级
银河证券研报指出,居民中长期信贷修复延续,增量政策成效显现。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政府债有望继续支撑社融。基本面积极因素累积,利好银行信贷投放和资产质量。继续看好银行板块红利价值,维持推荐评级。个股方面,推荐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江苏银行、常熟银行。

净值暴涨!这些基金多只独门重仓股发威 9月底以来最高涨幅5倍多
2024年底渐行渐近,主动权益基金的年度业绩排名也即将在十来个交易日后宣告终结。而在此过程中,如何实现净值增长,如何提升排名,如何保住业绩排名,成为了基金经理们面临的共同议题。当前业绩涨势较为亮眼的产品中,有不少产品依靠部分重仓股股价大涨实现净值增长。而这些“异动”的重仓股中,有部分股票为基金经理挖掘的独门重仓股。

直面挑战 业绩欠佳指基分流 养老FOF基金经理投研能力亟待提升
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铺开,有人欢喜有人忧:对于投资者来说,将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有了更多产品选择;对于养老FOF基金经理来说,这块“自留地”里的蛋糕,接下来可能要分流到相关指数基金产品。养老FOF表现欠佳一度“意气风发”的养老FOF产品,如今面临尴尬境地。2022年11月4日,《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发布。

权益类基金发行回暖 上周28只基金认购创出近五周新高
公募产品发行持续火热。公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按认购起始日统计,上周共有28只产品开启认购,较前一周的28只相比持平,同时单周28只基金开启认购创出近五周新高。股票、混合等权益类基金成认购主力,占比逾八成。

多只迷你基金年末挺进业绩前十 个别产品规模仅数百万元 船小好调头?
年末将至,主动权益基金排位战显得异常激烈,每周、甚至每天,榜单前列的产品位次都在悄然变动。从目前的数据看,今年有不少迷你基金杀入榜单前十。在今年以来82只净值收益率超过30%的主动权益基金中,有23只产品三季度末规模不足5000万元,占比近三成。其中,有9只产品规模低于2000万元,个别产品规模仅有数百万元。

美股迭创新高 助推超9成QDII基金正收益
近期,美股牛市行情延续,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均创下历史新高,标普500指数有望实现连续两年年度涨幅超20%。在美股牛市的推动下,投向海外的相关QDII基金近两年来均有不错的表现。今年以来截至12月13日,超9成QDII基金实现正收益。凭借靓丽的业绩,QDII受到资金追捧,但受外汇额度不足的影响,目前已有近半QDII基金暂停申购或大额申购。

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股权将变更!未来或涉及三家公募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的连锁反应,正在持续发酵。12月16日晚间,证监会网站披露了关于富国基金、海富通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变更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权的股东、持股不足百分之五但对公司治理有更大影响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审批》,目前证监会已接收相关材料。

今天获批!A股增量资金要来了
12月16日,A股缩量下跌,全天成交额为1.72万亿元。电力、电信、石油天然气、银行、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零售板块再掀涨停潮,电力、公用事业相关ETF领涨;游戏、半导体、券商、航空、房地产跌幅靠前,PEEK材料、抖音豆包、AI穿戴、机器人概念股回调,游戏、半导体相关ETF跌幅居前。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自12月16日起正式实施样本股定期调整。

创历史新低,33只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规模因何不降反增?
在各大理财平台讨论区,货基收益率下行正在成为投资者们讨论的重点内容。据统计,目前已有93只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3%,占比达25%,其中33只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跌破1%。虽然货币市场利率下行,但货币基金规模今年却呈现出稳健增长之态。截至10月末,全市场各类型产品中,仅有货币基金获得资金净申购,10月规模增加约4390亿元。

30家基金公司年内“一基未发” 原因为何?
【导读】30家基金公司年内“一基未发”,原因为何?今年以来,仍有30家基金公司“一基未发”!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129家基金公司(含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今年以来共计发行1062只新基金。这意味着,剔除从未发行过公募基金产品及业务合并的基金公司,全市场仍有30家基金公司在年内“一基未发”,绝大多数公司为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下的中小基金公司。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