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波动下多家银行调整代销基金风险评级
股市波动下,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调整代销基金风险等级,多为向上调整。银行根据监管要求,确保投资者获得真实风险信息,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多家银行建立全流程风险评估体系,以规范金融市场秩序,促进资管行业健康发展。

基金买在高点怎么办?如何避免“山顶”接盘与补救策略
A股震荡上行,部分散户基金未回本。基金买在高点怎么办?是割肉还是躺平?本文提供基金“体检”三问,助你判断是否赎回。同时,介绍长期持有、补仓摊薄成本等补救方法,以及普通投资人的“防高买”秘籍,如警惕热门基金宣传、选择宽基ETF等。

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启动,2-3年积累改革经验
国家医保局与中医药局联合发布通知,遴选15个省份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病种付费试点,用2-3年积累经验并推广。政策细化DRG,补充解读中医院执行,为临床治疗和费用管理提供指南。试点包括遴选病种、确定支付标准等5项内容,形成闭环管理。

中信银行年内四度调整代销基金评级,多家银行跟进
10月9日,中信银行宣布将自2025年10月15日起调整17款代销资管产品风险评级,年内第四次调整且罕见调降两款产品。年内农行、建行等多家银行也相继调整代销公募基金风险评级,多为向上调整。专家称银行调整评级旨在满足适当性原则,更好保护投资者。

10月基金发行热潮:73只新基登场,知名基金经理齐发力
国庆后首个交易日23只基金齐发,10月73只基金新品密集登场,涵盖多品类。权益类基金主导,知名基金经理闫思倩、金梓才等发新品。机构对后市乐观,预计基金发行维持高热度,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A股再上3900点,公募基金主动权益业绩谁领跑?
国庆后A股沪指突破3900点,市场迎来活跃期。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显示,2025年三季度165家公募基金公司主动权益基金全部正收益,平均收益25.93%。财通基金近10年主动权益收益率318%领跑,东吴基金近5年收益率161.33%居首,近3年东吴、华润元大收益率超100%。不同规模基金公司表现各异,大中型基金公司投研体系完备,小型基金公司业绩分化明显。

前三季度宽基ETF规模增长3200亿,份额大减引关注
今年前三季度,宽基ETF总规模猛增3200亿元至2.51万亿元,但份额减少2241.5亿份。沪深300指数等大盘宽基稳健增长,创业板、科创板宽基ETF表现出众,但部分产品遭遇净赎回。市场从广谱配置转向精准进攻,宽基ETF仍是长期配置压舱石。

2025年前三季度基金业绩分化,科技医药与黄金ETF成赢家
2025年前三季度,公募基金业绩分化显著,超50只基金净值翻倍,科技与医药主题基金领跑,黄金ETF因避险属性受青睐。市场预计四季度科技与创新药行情延续,投资者需关注持仓结构优化。

知名基金经理频出手 公募基金定增参与热情高涨
随着A股震荡上行,公募基金在定增市场上的参与热情显著提升,今年以来总认购金额已突破300亿元。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积极参与,重点布局高端制造、医药等行业,显示出机构对后市表现的积极预期。

9月超千亿资金涌入股票ETF,市场迎来强劲动力
9月超千亿元资金涌入股票ETF市场,上证指数突破3900点。股票ETF市场9月合计“吸金”超1100亿元,部分ETF资金净流入超百亿元,大型基金公司旗下ETF保持资金净流入。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