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仓股遭“狙击” 基金集体下调估值 差异化背后有何秘密?
在一场集体下调明星医药公司估值的博弈中,持仓最重、资金性质最特别的发起式基金给出了最高估值。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目前各大基金公司在诺辉健康上的估值调整目标差异甚大,持仓较少的基金公司尤其是指数产品给出的目标价较低,目标价最高下跌53%,而持仓较重的主动偏股型产品给出的估值较高,最高的是一只发起式基金,仅给出20%的跌幅目标。

公募债基二季度稳健增长 中欧与中银基金规模显著扩张
Wind数据,截至7月12日,公募基金公司发布的二季报数据显示,债券基金在二季度整体表现稳健。中欧基金和中银基金的中短债基规模分别突破50亿元和70亿元,其中中欧中短债基A份额二季度净值增长率为1.10%,中银中短债基A份额达到1.48%,均超出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中银纯债基金规模更是突破170亿元,D份额二季度净值增长1.80%,超额收益率为0.74%。

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公募火速解读
7月15日上午,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汇丰晋信基金宏观及策略分析师沈超对记者表示,上半年经济最大亮点在于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与高技术行业发展良好。

绩优AI基金正在转向?东吴移动互联加仓消费电子!
7月15日,东吴基金发布了旗下基金经理刘元海管理的东吴移动互联混合二季度报告。公告显示,截至二季度末,该产品最新规模37.05亿元,与一季度末的21.51亿元相比,增长了15.54亿元。今年上半年,东吴移动互联混合的回报率超过20%。

ETF追踪:上周ETF净流入131.50亿元 资金加仓沪深300ETF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周(7月8日-7月12日),场内股票型ETF净申购55.34亿份。其中,沪市股票型ETF净申购49.42亿份,深市股票型ETF净申购5.92亿份。以最新净值计,上周净申购资金达131.50亿元。

持有的基金表现不及预期 该如何是好?
怀揣着“美丽的梦想”踏入养基这条道路,但却面对磨人的行情以及基金的亏损,我们到底该如何是好呢?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支几招。首先,保持冷静。当基金出现亏损时,感到焦虑和不安是非常正常的,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基金投资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基金出现短期的亏损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冷静,不要被情绪左右,更不要盲目地止损。

中信证券:多方政策发力 银行股估值提升更具基本面支撑
中信证券指出,7月12日,《金融时报》报道LPR机制或将优化,当前OMO已逐步成为政策利率核心,贷款定价基准优化有助于提升利率传导效率,平衡资金与信用市场目标,缓解存贷定价异步的影响并助力银行息差企稳。此外,6月金融数据延续轻规模与优结构特征,预计下阶段货币财政政策仍将双向发力助力经济。

中金:家电板块短期回调 长期比较优势助板块估值提升
中金公司指出,家电板块1H24超额收益明显,但进入2H2024,家电行业景气度有所下行,预计短期板块或面临一定调整。但景气度下行后的家电板块在全球化带动下,仍具备比较优势,长期来看板块估值有望提升。

光大证券:市场上行可期 高股息及“科特估”值得长期关注
光大证券指出,中长期资金积极入市,底部上行可期。当前市场再度回到了底部区间,预计市场下行空间有限,而市场上行空间与时点则取决于关键政策出台的时点与力度以及物价显著上行的时点和弹性。从时点上来看,预计政策将会是三季度市场的重要催化因素,而四季度物价的变化或是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配置方向上,关注高股息及“科特估”板块。

上市公司年中业绩开始披露 “掘金”半年报 公募投资聚焦新质生产力等方向
A股中报季拉开帷幕,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报喜”。公募基金积极关注企业盈利趋势和重磅政策指引,下半年投资“路线图”徐徐展开。受访公募和投研人士表示,下半年公募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指引方向、半年报展现的长期盈利趋势等展开投资,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主题等方向。同时,在投资上将基于上市公司基本面和中长期投资价值,更好支持实体经济长期发展。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