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通资管旗下多只固收类基金表现亮眼
2024年上半年股债市场,A股大幅波动,债市却一路走高。Wind数据统计显示,上半年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仅为0.89%,振幅却达到17.33%,而10年期国债收益率、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一路向下突破关键点位。数据显示,一向以固收投资见长的财通资管旗下多只纯债及偏债混合类产品收益率排名居前。

太拥堵?8只红利主题基金同时在发 有产品已延长募集期
毫无疑问,2024年红利主题基金绝对是热门赛道之一。不过近日,有基金公司公告,旗下红利甄选基金的募集截止日由2024年7月15日(含)调整为2024年7月29日,募集期限延长了半个月。据统计,目前有8只红利主题基金正在发售,竞争也较为激烈。又见红利主题基金延长募集近日有基金公司公告称,旗下红利甄选基金的募集截止日由2024年7月15日(含)调整为2024年7月29日。

部分债基的“神话”上演,净申购60亿份……基金份额增长超400倍……
二季度,债券基金受到了投资者的持续追捧,部分债基的“神话”上演,有基金净申购60亿份,有基金份额单季增加了超过400倍……规模猛增后,伴随着近期债市的调整,多位债券基金经理都提到债市投资逻辑发生变化,波动加大。央行对于长端利率的持续关注和货币政策可能出现的新操作模式,都可能给市场带来波动。

缘何ETF基金赚了钱不赚指数
不管是沪深300ETF还是上证50ETF,当前价格都超过了7月4日的最高点,但是沪深300指数和上证50指数则尚未超过7月4日最高点,且股指期货仍然保持期限越久价格越低的贴水格局。事实上,这些都存在一个技术性因素,即相关指数对于上市公司除息的处理,指数并不对除息进行调整,而是直接体现在指数下跌中,于是从盘面来看,呈现出ETF基金出现上涨,基金投资者赚到钱,但是指数却走势偏弱。

定开型设计不香了?多只定开基金转持有期 解决了哪些难题?
近期,经过持有人大会投票,多只定开型基金转型为持有期型基金。在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这些转型不仅提升了投资者的申赎灵活性,也有助于优化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具体来看,由于定开型基金的产品特性,持有人若不在开放期赎回,则不得不等待下一周期,投资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相应提升。

蓄势“起飞”低空经济开启万亿新赛道
近期,全国多地纷纷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这条新赛道正在拉开一场速度大比拼,仅5月以来就有北京、广东、江西、南京、深圳等省市密集“放大招”,今年已有近2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又有热门QDII基金限购:每天大额申购上限4万元
QDII基金集体限购的消息此起彼伏。7月15日,华宝基金发布公告称,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华宝纳斯达克精选基金(A类:017436;C类:017437),将于2024年7月16日(周二)起暂停大额申购(含定期定额投资)。

首批基金二季报出炉 债基整体表现成为亮点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二季报来看,基金看点不在少数。日前,包括中欧基金、中银基金、德邦基金、平安基金等公司,旗下部分产品率先披露二季报,而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债基整体表现相对突出,成为整个市场的亮点,权益类基金则整体业绩不佳。(1)看点一:债基表现抢眼就从目前已经披露的二季报来看,无论是整体业绩,还是管理规模,债券基金的整体表现比较出色。首先,看规模。
银行板块又爆了!多股创新高 三大因素驱动行情
7月15日,市场延续震荡分化态势,其中以银行股为代表的红利股维持强势,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齐创历史新高。据多家上市银行公告,上周包括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12家银行进行分红,合计派发A股现金红利超过1300亿元。华福证券表示,今年以来银行板块的行情有三方面的驱动因素:一是股息率选股逻辑在板块内的扩散,高股息策略从国有行扩散到中小行。

二季报最新出炉!东吴基金刘元海看好科技和红利资产 加仓这些个股
公募基金二季报仍在持续出炉中。7月15日,东吴基金权益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刘元海管理的多只产品披露了二季报,也显示了他在二季度的操作思路。2023年,刘元海管理的东吴移动互联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拿到了主动权益类基金季军。以该基金为例,截至一季度末其权益仓位为89.67%,截至二季度末已经提升至90%以上,达到91.1%。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