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只权益类基金率先披露二季报
不同风格的基金经理将投资配置的目光一同投向了高股息红利策略7月12日,平安港股通红利精选混合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披露二季报,这是年内第20只披露二季报的基金。

本周ETF资金净流入207亿元 多只宽基产品受宠
本周(7月5日至7月11日),上证指数先抑后扬,一度逼近2900点后转为反弹。在此期间,资金快速流入A股ETF。据统计,本周净流入A股ETF的资金总额达到207亿元,尤其是在本周前三个交易日A股市场“探底”,资金流入明显。宽基ETF仍然是资金抢筹的主要对象,除沪深300ETF外,跟踪中证1000、中证500、上证50等宽基指数的产品也受到青睐。

电子板块强势上涨 重仓基金涨幅领先
7月5日至7月11日,三大股指实现不同幅度上涨,创业板指以2.30%的涨幅领先,深证成指、上证指数在周内分别上涨2.27%、0.43%。同时,恒生指数则在周内回撤1.09%。从基金表现来看,数据显示,剔除周内新成立的基金,权益类基金(仅计A类份额,下同)平均收益率为1.58%,有378只基金实现5%以上收益。

重大利好!沪深港交易所最新发布
ETF通名单再度迎来扩容。7月12日,香港交易所、沪深交易所分别按照新的纳入标准,公布了最新的ETF通(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名单。北向的沪股通和深股通共有85只ETF调入,包括59只在上交所上市的ETF及26只在深交所上市的ETF。南向港股通共有6只ETF调入。扩容后,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将共有225只ETF,分别来自29家ETF管理机构。

名单出炉!沪深港通ETF标的扩容
互联互通下的ETF标的再度迎来扩容!港交所官网公布,今天分别按照新的纳入标准公布最新的沪深股通合资格ETF名单和港股通合资格ETF名单,扩容将于7月22日起生效。南向港股通共有6只ETF调入,名单如下:扩容后南向港股通将共有16只ETF,分别来自7家ETF发行人。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共有85只ETF调入,包括59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及26只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

债基份额大增后 债市投资逻辑会变?
本周,首批公募基金二季报陆续出炉。截至7月12日午间,全市场有26只公募基金披露了2024年第2季度报告,并以债券型基金为主。其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一些业绩表现较好纯债基金、二级债基,在二季度受到投资者“追捧”,基金份额实现翻倍增长。

利好 名单来了!沪深港交易所重磅发布
7月12日,沪深港交易所网站分别按照新的纳入标准公布最新的沪深股通合资格ETF名单和港股通合资格ETF名单。其中,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共有85只ETF调入,包括59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及26只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ETF;南向港股通共有6只ETF调入。扩容后,北向沪股通和深股通将共有225只ETF,南向港股通将共有16只ETF。

施成死磕新能源 国投瑞银基金“舒适” 持有人亏惨
新能源是施成的舒适区,但集中单一赛道且不择时,让投资者并不舒适。二季度,国投瑞银施成在管的6只基金,合计亏损17.48亿元,5只净值下跌幅度超15%,在管规模降至95亿。盈亏同源,新能源行情瓦解,施成继续“死磕”新能源、较少择时,导致多只产品净值已跌去近五成。

ETF投资新技巧 有哪些实用的策略分享?| 基金研究所
武器重要,使用武器的战术更加重要。在ETF投资中,投资策略同样非常关键。本期内容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ETF投资策略的相关知识,帮助投资者了解如何利用ETF实现更优收益。01BHR策略首先是BHR策略,即“买入、持有、再平衡”策略,是一种基于跟踪指数的ETF投资策略。

中短债成投资新宠 中欧中短债近2年业绩跻身同类前3%
凭借相对低波稳健的风险收益特性,中短债基金正越来越受瞩目。以短期纯债型基金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整体规模突破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9%;在权益市场震荡持续、无风险利率持续走低的背景下,中短债基金成为短期闲钱理财和资产配置的较优选择。在此背景下,一些由实力基金经理掌舵的中短债基金长期业绩优秀,持续为投资者筑牢资产配置的底仓。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