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位基金经理对后市持乐观态度 权益资产迎合理布局时点
展望未来,多位基金经理对市场报以乐观态度。景顺长城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李怡文认为,今年下半年权益资产风险收益性价比更突出,债券市场方面中短债仍然具备配置价值,预计股市、债市均能在经济基本面回暖时受益,今年宏观经济或将出现结构性改善,突破点在固定投资与出口环节。

公募参与定增上半年亏多赚少 朱少醒、曹名长、盛丰衍均已浮亏 认购总额缩减六成
上市公司定增动力不足叠加再融资明显收紧,公募今年上半年参与定增同比缩减明显,常见公募亏多赚少。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募参与定增的认购总额较去年同期缩减超六成。截至6月30日发稿时,年内20家公募参与定增的总投入为162.3亿元,去年同期44家公募参与定增的总投入为490.86亿元。

多只红利基金今年以来净值涨幅超10% 机构称红利资产仍是重要的投资主线
今年以来,红利基金赚钱效应显著,净值平均上涨4.19%。不过,在多只红利基金今年以来净值上涨超过10%的同时,也有部分红利类产品取得负收益。站在当前时点,部分机构认为,从盈利、估值和资金等多个维度来看,红利资产仍是市场的一条投资主线,未来或持续吸引增量资金流入。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名称中带有“红利”字样的基金今年以来平均净值上涨4.19%。

上半年基金发行回暖 固收类产品挑大梁
在“债强股弱”的市况下,今年上半年公募产品发行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以基金成立日为口径,今年以来公募新成立基金总数为612只,发行总份额为6551.46亿份,这个数字较2023年下半年的6257.17亿份有所增加,较2023年上半年的5328.89亿份增长明显。

上半年超4000亿元资金涌入股票型ETF 机构乐观看待后市行情
ETF正在成为维护市场稳定的重要力量。在上半年的震荡行情中,资金借道ETF大举入市。在近期的市场调整中,短短一周时间,股票型ETF净申购额合计超500亿元。如若拉长期限看,上半年股票型ETF净申购额超过4000亿元。在资金持续涌入背景下,千亿级“巨无霸”ETF频现,并且份额不断创历史新高。数百亿元资金持续进场近日,多只宽基ETF成交屡屡放量,大量资金借道ETF入市。

主动权益基金“中考”放榜:1433只产品浮盈 “冠军基”涨幅超30%
2024年上半场已收官,公募基金行业主动权益产品(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平衡混合型基金,只统计主代码基金,下同)“半年考”成绩单也随之公布——1433只产品实现浮盈,“冠军基”涨幅超30%。同时,从绩优产品基金经理的表态,以及公募机构近期召开的中期投资策略会给出的投研观点来看,大家对权益市场走势持乐观态度,高股息、人工智能等成为投资热词。

逾500亿入市!大资金开启今年第二轮加仓潮
神秘大资金又出动了!短短不足10天时间,已有逾500亿元资金借道A股ETF入市,主要流向4只沪深300ETF和部分中证500、中证1000、双创相关ETF。加之今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的大资金入市潮,今年以来A股ETF资金净流入已经超过4000亿元,这一数据已接近2023年全年的资金净流入额。关键点位大资金出手沪指3000点作为A股市场的重要关键点位,备受关注。

“破”与“立”!成长派基金经理有何“痛的领悟”?
一批成长派基金经理,正在经历打破、重塑。万得成长风格型基金指数显示,截至6月27日,该指数自2022年年初以来的跌幅约为35%。那些在成长赛道“风起”时名声大噪的基金经理,有不少人在近两年的行情中折戟沉沙,“跌落神坛”。是坐以待毙,还是奋起求变?记者发现,近两年来,越来越多成长派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正在发生变化。
华金研究:缩量筑底 科技或继续占优(附7月金股)
科技股估值受产业基本面、风险偏好、流动性、资金持仓等因素影响。复盘2011年以来TMT指数估值6段回升和6段下降的时期,可以看到:(1)营收、研发及投资增速等产业基本面对科技股估值的影响最大。(2)风险偏好也是影响科技股估值的核心因素:一是产业催化或政策支持对TMT估值有支撑,二是外部风险事件发生对TMT估值有压制。

这类策略私募,火了!
投资者求稳也求流动性债券、“固收+”产品受热捧今年私募债券产品在渠道受到投资者热捧,据记者了解,部分代销渠道私募产品卖出小爆款;就连偏好权益类产品的券商渠道,如今也在跟私募商量发行“固收+”的产品;更有高净值客户大幅提升债券产品的配置比例。但私募反映,客户更青睐配置流动性好一点的债券产品,一方面求稳,一方面也期望在未来股市起来时能迅速切换配置。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