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债打底转债增强 “纯债+”基金成新宠
近期,一级债基的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采取“纯债打底转债增强”策略的“纯债+”一级债基成为基民稳健投资的新宠。目前市场半数以上的一级债基有可转债仓位。“纯债+”基金成为投资新宠的背后,是投资者对稳健投资收益增厚的追求,也是基金经理对具有权益属性资产投资机会的挖掘。

公募定增投资162亿元 同比减少67%
今年以来,受市场环境变化、政策调整以及定增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上市公司上半年增发募集资金同比减少72%;同期,公募参与定增投资也大幅减少。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定增市场遇冷,但高分红、高盈利企业的定增价值仍值得关注。前6月公募参与定增166次东财Choice数据显示,上半年有82家上市公司实施增发,合计募集资金975.63亿元,同比减少72%。

产品数量超150只 交易热度提升
本周,ETF通开通满两周年。过去两年,ETF通不仅产品数量得到扩容,成交金额也节节攀升。截至6月28日,纳入陆股通的ETF产品数量达到141只,10只产品纳入港股通,相比起步之初分别增加了58只和6只。今年以来,ETF通成交显著活跃。

创新激活ETF通动能 各界携手探寻未来大空间
经过两年的发展,ETF通逐渐成熟。进入新的征程,受访人士表示,两地资本市场将继续合作,进一步扩大ETF通范围、优化交易和结算机制、加强市场推广与国际合作、积极宣传投教,助力ETF通持续发展,推动两地资本市场持续开放和健康发展。多维度推动ETF通发展为促进“ETF通”的进一步发展,行业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在投资范围、合作模式、宣传投教等多维度发力,以创新开拓未来发展空间。

红利主题基金首尾业绩相差49个百分点
近两年,红利资产备受关注,上半年红利主题基金不负众望,表现突出,“红利”“股息”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6%左右,表现最好的产品回报率接近30%。不过,5月下旬以来红利指数高位回调,投资者关注红利赛道是否已过于拥挤。对此,多位机构人士表示,红利策略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红利高股息指数回撤幅度较小,调整后带来较好的投资机会。

债券基金“挑大梁” 上半年基金发行回暖
上半年,基金发行市场呈现回暖态势,新基金成立数量和募集份额同比分别增长3.3%、25.6%。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市场环境下,债券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或持续受到投资者青睐。随着经济复苏,科技和消费电子主题产品或成未来布局重点。基金发行数量、份额同比双增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为准,今年上半年共成立新基金626只,同比增长3.3%;合计发行6607.08亿份,同比增长25.6%。

上半年基金分红934亿元 ETF分红同比增七成
今年以来市场持续震荡,公募基金分红积极性不减,尤其是ETF分红力度明显加大,前6月ETF产品分红金额和次数同比均大幅增长。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基金积极分红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竞争力,也可以改善持有体验、增强投资者信心。目前阶段,市场风险偏好仍较为保守,长期稳定分红的产品吸引力持续增强。

又一公募总经理变更!管理规模不足5亿元
6月29日,中科沃土基金公告,总经理智会杰因个人原因离职,2021年5月从总经理岗位转任副董事长的于建伟二进宫,回归接任公司总经理一职。中科沃土基金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第100家公募基金。公司成立8年多以来,管理规模停滞不前。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科沃土基金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合计不足5亿元,产品数量仅有6只。公募基金高管变更频频。

成长派基金经理“变形记” 平衡变与守的“成长之痛”
一批成长派基金经理,正在经历自身投资风格的“打破”“重塑”。受多种因素的共振影响,大多数成长派基金经理近两年的投资生涯并不尽如人意。Wind编纂的万得成长风格型基金指数显示,该指数自2021年年末达到高点后,在2022年年初急转直下。截至2024年6月下旬,该指数自2022年年初以来的累计跌幅约为35%。

多位基金经理对后市持乐观态度 权益资产迎合理布局时点
展望未来,多位基金经理对市场报以乐观态度。景顺长城混合资产投资部总经理李怡文认为,今年下半年权益资产风险收益性价比更突出,债券市场方面中短债仍然具备配置价值,预计股市、债市均能在经济基本面回暖时受益,今年宏观经济或将出现结构性改善,突破点在固定投资与出口环节。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