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部私募2023年成绩单揭晓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领域表现出色
私募排排网1月16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基金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上私募(头部私募)旗下3026只私募证券产品全年平均收益为0.93%,其中1661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为54.89%。实现正收益的产品中,17只产品收益超50%,70只产品收益介于30%—50%之间,372只产品收益介于10%—30%之间。

爆款产品业绩承压 私募基金坚信底部起“春风”
随着市场持续调整,私募产品净值近期表现欠佳,一些爆款私募产品的业绩出现了较大回撤,引发市场关注。据记者了解,合远基金管华雨、泉果基金王国斌、运舟资本周应波等旗下产品曾经在渠道火爆发行,但目前业绩表现不佳,部分产品回撤较大,不少投资者也因此倍感压力。此外,由于市场情绪低迷,不仅私募基金的新品发行近期遇冷,此前一直稳定赚钱的量化私募开年也出现了业绩的集体回撤。

500万私募产品赎回仅剩105万 投资者状告基金管理人获赔全部损失
花500万元购买的基金持续下跌,赎回款仅剩105万元,无锡一投资者将基金管理人告上法庭,最终获赔395万元。界面新闻注意到,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法院于2023年12月公布了一则因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而向金融消费者赔偿损失的判例。

知名私募最新操作曝光 积极加仓低估值标的
在市场跌宕起伏中,多家知名私募积极“扫货”。多家上市公司近期发布的回购股份公告曝光了诸多知名私募的调仓动作,比如高毅资产知名基金经理冯柳加仓了中炬高新,宁泉资产创始人杨东加仓了山东路桥等。在业内人士看来,经过前期的震荡调整,A股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尤其是消费、高端制造等板块的优质标的性价比愈发凸显。

私募机构发布新年展望 持续看好A股投资价值
近期,多家私募机构对外发布了2024年市场投资展望。在机构人士看来,目前A股市场处于低估值水平。随着经济修复的逐步推进,价值蓝筹也将出现较大的修复机会,如部分业绩较好的医药股、前期市场高度关注的人工智能等。总体而言,2024年将是破局之年,市场机遇大于挑战。2024年机遇大于挑战日前,私募排排网对外披露了百亿规模私募2023年度业绩数据。

多家规模大增!中外量化私募大比拼来了
近年来,一些外资量化、多策略私募机构在中国市场发展迅速,实现规模扩张;与此同时,国内量化机构也快速崛起,展现出更为强劲的增长势头,毫不逊色于外资,甚至在某些策略上超越外资。事实上,在多年前,当全球量化投资机构刚来中国展业时,投资者心中还有疑问,外资量化机构会不会全面碾压国内量化机构,但目前看起来事实并非如此,两类机构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特色,在各自擅长的领域,赢得了投资者“芳心”。

监管向私募违规代销、托管履职不尽责开刀 券商罚单开出 合规建设箭在弦上
随着居民理财需求的爆发和托管业务的高速发展,私募基金产品代销托管中的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近日,北京证监局公布了一张从处罚日期到公告日期相隔数月的罚单。银河证券被点名,罚单内容与机构在开展私募基金产品相关业务中存在违规行为有关。具体来看,银河证券在开展相关业务过程中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代销准入不审慎;二是托管人履职尽责存在瑕疵;三是分支机构管理不到位。

去年19家A股上市公司斥资逾27亿元购买私募基金
1月12日,记者从私募排排网获悉,2023年,有19家A股上市公司购买私募基金,合计斥资达27.43亿元,涉及28家私募管理人旗下的46只产品。整体来看,上市公司对私募基金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随着A股公司个性化需求增多,私募基金整体服务能力也将有所提升,从去年A股上市公司“购私”情况来看,产品类别和认购力度等有所提升。

两大险企共设私募完成备案 有望引领增量资金入市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丰兴华”)已于1月8日完成登记。这意味着我国首个由两家保险公司联合直接投资的私募证券基金管理公司顺利完成备案登记。业内人士预计,新产品将很快进入市场,为二级市场带来增量长线资金。

试点股权投资基金实物分配股票有何深意?
1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上海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试点开展股权投资基金实物分配股票。通俗来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是指基金管理人将被投公司上市前持有的股票,按照投资者持有的份额比例直接分配给实际投资者。这也意味着,投资者能够直接持有被投上市公司的股票,自主作出投资决策。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