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产业ETF宣告募集失败 压哨发行姿态尽显 多只主题基金募集失败背后有何玄机?
10月16日,在第44个世界粮食日当日,很是戏剧性的,汇添富旗下一只粮食产业ETF宣告募集失败,这是年内第十只募集失败的产品,也是2024年第二只募集失败的ETF。作为一只在1月16日获批的产品,上述基金在距离获批半年之期时方启动发行,随后在3个月后仍未能募集成功,压哨发行的“消极”姿态尽显。

中信证券:预计美联储11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较高 年内仍有50bps降息空间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预计美国年底CPI同比上升至2.8%,核心CPI同比为3.2%。美国食品项通胀或面临阶段性压力,美国能源项通胀上行风险有限。美国核心商品项通胀环比增速或在零增速附近波动,核心服务项或存在一定黏性。预计11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较高,年内仍有50bps降息空间。短期来看,短端美债利率上行风险有限,长端美债利率或宽幅震荡。

杨德龙:保持理性和客观的心态 持有优质资产静待第二波行情
近期市场行情出现了一定波动。国庆节后首个交易日,市场出现了放量暴涨,达到了3.5万亿的天量,创下了历史新高。这一数字超过了2015年时的最大日成交量2.38万亿,显示出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非常高。随后,由于市场上冲过快,累积了大量的获利盘,加上成交量过大,市场出现了持续调整。许多投资者对后市行情存在较大疑问,质疑这一次是反弹行情还是反转行情。

自购40亿元!74家基金公司出手
随着中证A500ETF的密集发行、上市,基金公司自发的自购行为,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焦点。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10月16日,招商基金、南方基金等多家公募自购了旗下的中证A500ETF,还有国融基金等公募出手自购了旗下的债券型基金。包括此前自购的公募REITs和FOF在内,截至目前年内公募基金的自购规模接近40亿元,分布于74家基金公司中,其中有12家基金公司自购规模过亿。

华泰证券:构建美国大选“赛点”组合应对策略 其相对收益或能较好匹配相对支持率变化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美国大选渐近,投资者视角重回这一A股核心外部变量,关注不同情景下的组合策略。预测市场显示,特朗普当选大概率为共和党+统一国会,哈里斯当选大概率为民主党+分裂国会,我们以此为基准情形:①从盈利预期、贴现率、板块结构三个维度推演大选结果对A股影响的差异;②通过本轮大选期间行情演绎的实证复盘,总结投资者交易偏好与候选人胜选概率之间的关系。

基金发行市场回暖 权益类产品受青睐
9月以来,基金发行市场热度明显上升,新基金发行迎来“小高潮”。据统计,“定档”10月开启认购的基金产品已有49只,而9月新成立基金的数量和发行份额也均出现增长,新发基金份额环比涨近66%。此外,不少存量基金产品选择降费,以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发行回暖与近期市场表现密切相关,展望未来,政策效果将逐步显现,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改善,A股市场有望迎来增量资金。

“老”基金花式揽客,新基金提前结募 基金投资市场呈回暖趋势
随着A股市场的持续回暖,投资者的热情也随之升温,不少人通过基金产品参与市场。在此背景下,基金市场也活跃了起来:新基金发行升温,多只提前结募;老基金玩起了花式“促销”,如降费、打折等,以此吸引更多投资者。那么在这波行情中,基民配置又该关注哪些板块?多只新发基金提前结募近期,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基金发行也升温。

遭遇赎回压力 公私募基金积极“留客”
9月24日以来,随着A股市场回暖,权益类产品净值迅速“回血”。部分投资者在此时选择落袋为安,使得不少产品面临赎回压力。对此,多家公私募基金采取措施积极“留客”。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市场走强,公私募权益类产品净值“水涨船高”。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权益类基金9月24日以来净值平均上涨15.76%。

漂移基金有望回归 消费股增量资金在路上
随着消费刺激政策不断落地,此前跑输的新零售新消费赛道有望逐渐赶上。10月16日,港股新零售新消费赛道表现抢眼,茶百道股价盘中一度飙升80.5%,收盘涨幅虽大幅收窄,但仍上涨近30%。此外,高鑫零售收盘涨幅15.08%,东方甄选涨5.57%,奈雪的茶股价盘中一度飙升27.3%,收盘涨4.3%。

绩优基金纷纷放开大额申购基金经理“火力”增强信心更足
近期,不少绩优主动权益基金陆续放开大额申购限制。有基金公司表示,之所以恢复大额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业务,主要原因是大额申购对基金资产运作的影响已经减弱,也是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一些绩优基金经理敢于此刻放开限购,或表明基金经理看好A股未来走势,市场充分调整后反而是逆市布局的良好时机。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