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河证券:三个方向的并购重组专题投资较为值得关注
银河证券研报称,自2024年7月下旬以来,重组指数表现持续较全A指数占优。随着并购重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参与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数量有望逐渐增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整合或多元化战略,有望提高资产质量、提升经营效率、提升估值空间,从而提高投资价值。

国泰君安:中国制造具备竞争优势 产品出海和产能出海共同发力
国泰君安表示,全球资本和货物流动显示美国主导的制造业回流正在进行。往后看,预计美国国内和对外投资将持续加码,日韩及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将继续承接产业链转移,而欧洲制造业提升难度较大。考虑到海外制造业体系的完备性较弱,部分面临人力和原材料成本压力,制造业回流进程存在较多困难,进展速度可能逐步放缓。

华泰证券:以股息差视角分析港股公路的估值水平 港股公路投资有三点重要变化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以股息差视角分析港股公路的估值水平。当前,港股公路投资有三点重要变化。资金面角度,美联储降息的推进将利好板块估值修复,目前板块股息率仍高于历史中枢;中资长线机构南下加大建仓力度,板块南向持仓比例已超过30%,边际定价权在发生变化,中资要求的股息率或低于外资。基本面角度,公路为弱周期行业,财政扩张亦有利好,这点常被投资者忽略。

证券时报:量化巨头放弃中性策略 几大因素值得一说
近日,国内量化巨头幻方量化向投资者公告,计划逐步将对冲产品投资仓位降低至零。这意味着该公司将正式放弃中性策略。10月23日,另一家量化私募幂数资产公告,因期权套利策略遭遇重创将调整策略线,未来将主推带有多头敞口的策略,不再推广类中性策略。股票中性策略指的是产品线,其底层为“做多一篮子股票,做空一篮子股票或者股指期货以实现和市场涨跌无关的收益”。

李晓星、黄海三季报最新发声!股票仓位提升透露基金进攻信号
10月24日,基金三季报密集发布。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在9月底一揽子增量宏观政策出台后,基金经理预期有所好转,权益基金的股票仓位明显提升。以普通股票型基金为例,数据显示,目前已披露三季报的211只基金截至三季度末的平均股票仓位达88.15%,高于二季度末87.04%的仓位。多位基金经理更是在三季报中透露乐观信号。

9月底那“泼天富贵” 哪些基金抓到了?答案揭晓
9月底的A股行情异军突起,这波暴涨被投资者称为“泼天富贵”。突然崛起的行情虽然打乱了不少基金经理的投资节奏,但反过来说,这又是检验基金经理应变能力的“试金石”,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分水岭”。截至10月24日晚间,各大知名基金三季报新鲜出炉,基金经理三季度的投资得失逐步浮出水面。有基金三季度净值仅上涨了0.36%,跑输业绩基准逾10个百分点。基金经理直言与“反弹失之交臂”。

皮海洲:在中国股市推出平准基金很有必要
10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宏观金融分析报告《存量与增量并重:宏观经济治理思路创新》。报告建议中提到“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内容,其中提到:“发行2万亿元特别国债支持设立股市平准基金,通过对蓝筹龙头股以及ETF的低买高卖来促进市场稳定”。为此,“平准基金”再度刷屏。

三季报陆续披露 公募基金“反弹先锋”持仓曝光
近日,公募基金2024年三季报陆续披露。在A股市场近期走强的背景下,那些及时跟进且实现超额收益的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再度回归公众视野。从这些“反弹先锋”的持仓情况看,北交所以及科创板个股成为贡献业绩的主要力量。部分绩优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表示,投资者此前预期过于悲观,市场信心近期得以修复。

最新持仓曝光!首批主动权益类基金披露三季报
公募基金2024年三季报披露已拉开序幕,首批主动权益类基金三季报出炉,基金经理的调仓路径和投资思路也浮出水面。三季度,百亿级基金经理冯明远重仓持有兆易创新、顺络电子、恒玄科技、聚辰股份等股票,基金虽实现了正收益,但没能跑赢同期业绩比较基准。另一位知名基金经理施成对重仓股调整较为明显,有基金前十大持仓近半数被换。

公募基金连创新高传递积极信号
10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以上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2.07万亿元,较8月底增加1.16万亿元,增幅为3.77%。这也是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首次突破32万亿元,同时也是年内以来第五次创下历史新高。
本周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