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联基金:中国股市价值重估,科技红利双主线布局
2024年9月初,外商独资公募安联基金旗下首只权益产品——安联中国精选混合正式成立,由公司研究部总经理程彧掌舵。这只诞生于市场低点的基金交出了较为亮眼的成绩单:截至9月12日,安联中国精选混合成立以来的回报率超75%,股票市场投资价值凸显。
近日,安联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郑宇尘与安联基金研究部总经理程彧在共同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中国股票市场正迎来一轮价值重估周期,权益资产配置价值显著提升。在具体布局上,将坚持"科技+红利"双主线配置策略,尤其看好优质科技资产的增长前景,股票市场前景广阔。
三重动能驱动价值重估
“中国股市已进入一轮大的价值重估周期。”程彧分析,这轮行情背后有三大核心驱动要素:一是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长期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二是包括房地产在内的风险明显缓和;三是强有力政策组合拳形成的支撑效应。他表示:“这三个要素非常稳定,将在未来数年持续发挥作用。”
在郑宇尘看来,市场信心恢复已形成正向循环。“春江水暖鸭先知,资金入场有先后顺序。”他比喻说,在主力资金入场稳定市场后,风险偏好较高的敏感资金(如两融资金)快速响应,随着银行存款吸引力逐步下降、大量存款到期,居民资金有望持续流入。
“在不少外资机构眼中,中国资产已成为一类独立资产(Stand Alone Asset)。”郑宇尘表示,“如果中国市场继续保持赚钱效应,叠加基本面持续好转,会对中国市场形成新一波的资金流入。”他认为,总体来看,本轮市场上涨表面上是因为资金推动,实则是全球资产配置与居民资产转移形成的共生关系。
在程彧看来,海外资金发生态度转变有多重因素:一是中国科技竞争力获全球认可,“在人工智能、核聚变等前沿领域,中国的技术优势毋庸置疑”;二是工程师红利替代人口红利成为新优势;三是地产等系统性风险持续化解。
港股市场潜力巨大
谈及近期港股走势震荡的现象,程彧表示:“如果我们用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去跟 A股的关键指数比,港股近期的走势确实有些震荡。我觉得这是因为近期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相关板块承压,而这些板块又是港股的绝对权重板块,所以它们的承压反映在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上。”
在程彧看来,其实港股近期的赚钱效应并不差。他分析,港股与A股共享三大核心驱动要素,差异主要体现在定价分母端:“港股市场与美元无风险利率较为匹配,而美债收益率下行空间大于中国国债,港股市场的无风险利率下行潜力更大。”
程彧以港股创新药板块为例,他用“里程碑式突破”形容行业现状:“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专利授权(License Out)的占比持续提升,在双抗、ADC等二代免疫治疗领域形成集团优势。”程彧说,创新药行业正迎来多重利好共振:强产品周期、商业化放量、现金流转正。“当创新药企业不再依赖'烧钱',就建立了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深耕“科技+红利”主线
回过头来看,安联中国精选混合成立时,市场情绪较为悲观,但程彧仍然在当时果断快速建仓,享受到了后期市场反弹的红利。谈及当初的建仓动作,程彧将其归因于系统化投资框架的支持:“当时模型显示企业盈利拐点将至,叠加极低估值,我们选择前瞻布局。”他透露,安联中国精选混合当前仍维持高仓位运作:“大类资产配置模型清晰显示,股票吸引力显著高于债券。”
谈及未来的布局方向,程彧表示将坚持“规则化主动管理”:运用增强型GARP策略,动态调整红利资产与优质科技资产配置比例。“三季度科技资产基本面全面加速改善,将带来显著超额收益。”他特别提示,投资科技股需高频跟踪应对技术路径、行业格局等不确定性。
在科技领域突破方面,郑宇尘补充说:“随着半导体设备等关键领域突破,科技壁垒突破将强化市场信心,并推动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重新估值(Rerating)。”他认为,中国经济正走向增长更稳定的阶段,为后市持续走强奠定基础,股票市场发展前景向好。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