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二季度重仓中国平安,保险板块成配置焦点

网络 2025-07-24 17:36:23
基金 2025-07-24 17:36:23 阅读

  近日,公募基金二季度重仓股数据出炉。据天天基金网数据,中国平安(601318/02318)在2025年公募二季报基金重仓持股TOP20中,持有基金数达795家,持股总市值680亿元,位次上升至第五位;同时,二季度公募对中国平安的持股增加1.02亿股,为前十重仓股中增持最多的个股。Choice数据显示,中国平安还位列二季度主动基金重仓A股增持榜第4位,增持市值约27亿元;位列被动基金重仓A股增持榜第7,增持市值约24.3亿元。

  开年以来,中国平安凭借强劲的市场表现已重返万亿俱乐部。目前,股价方面的上行态势仍在延续,7月24日收盘数据显示:A股收报58.64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1%;H股收报55.4港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03%。Choice数据进一步显示,截至7月24日,中国平安A股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达13.3%,过去一年累计涨幅46.9%;H股年初至今累计上涨7.2%,过去一年累计上涨19.3%,持续印证市场对其价值的认可。

  公募:偏好非银金融,更偏好中国平安

  作为A股最大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的持仓动向始终备受关注。长期来看,我国资本市场机构化趋势未变——截至2025年二季度,全部公募基金规模达34万亿元,较一季度增加2.4万亿元,资金体量持续增长。

  从行业配置看,二季度公募重仓股行业配置前五为电子(17.26%)、电力设备(9.8%)、食品饮料(9.43%)、医药生物(9.07%)和银行(7.95%),但环比变动——银行(+1.67%)、通信(+1.53%)、非银金融(+0.97%)位列增幅前三。公募对非银金融板块的增持,背后是多重逻辑的支撑。

  从市场环境看,二季度A股探底修复,AI、创新药等产业趋势提速带动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港股也在全球资金再平衡与南下资金加持下迎来价值重估。非银金融中的保险板块,因资产端与市场行情关联紧密的强β属性,在市场上涨中显著受益。

  资金层面,5月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推动公募修正行业配置——权重大、此前配置不足的保险板块(非银金融核心细分领域)成为增量资金主攻方向,直接带动非银金融持仓提升。

  而行业基本面的改善更筑牢了配置底气:今年1-5月,保险行业累计保费收入3060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人身险收入22797亿元,同比增长3.3%,成功扭转一季度负增态势;叠加分红险转型推进、“报行合一”深化等,行业“费差益”有望提升,景气度持续上行。

  具体到持仓数据,非银金融的增持集中体现在保险板块。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保险板块持仓占比达1.54%,环比大幅提升0.63个百分点,配置力度明显加大,成为非银金融板块增长的核心动力。

  而在保险个股中,中国平安是公募最青睐的标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末中国平安持仓占比0.87%,环比提升0.32个百分点;对比其他上市险企,中国太保(601601/02601)持仓占比0.33%(环比+0.14个百分点)、新华保险(601336/01336)0.12%(环比+0.08个百分点)、中国太平(00966)0.04%(环比+0.04个百分点)。中国平安无论是持仓占比还是环比增幅,均位居上市险企首位,成为公募布局保险板块的核心选择。

  此外,招商证券维持对保险板块的推荐观点,认为在预定利率调整、投资端改善等背景下,保险股的潜在投资价值将持续提升。

  中国平安的“戴维斯双击”时刻

  中国平安深受公募基金偏爱、股价持续走强,这并非偶然。《财中社》发现,公司负债端改革见效、投资端持续优化、历史包袱逐步减轻,叠加稳定分红与低估值优势,正迎来业绩与估值同步提升的“戴维斯双击”;而多重政策利好的持续释放,更让其长期增长动能备受期待。

  回望过去,历史包袱的减轻为公司轻装上阵扫清了障碍。此前地产相关资产减值曾拖累利润,尤其是资管板块表现承压。但这一情况已显著改善:2024年资管业务亏损较2023年收窄43%,减少约81亿元。从具体资产看,保险资金的不动产投资占比从2021年总投资资产的5.5%降至2024年的3.5%,且结构大幅优化——物权投资占比从46.5%提升至81.7%,主要投向商业办公、物流地产等收租型物业,既能匹配负债久期,又能贡献稳定租金与资产增值收益。

  平安信托的地产敞口也持续收缩,2024年自营资产中地产占比降至4.5%(2020年峰值时为17.2%),信托资产中地产占比仅约0.6%,地产对利润的拖累已明显减弱。

  历史包袱减轻的同时,投资端与分红端的优化进一步夯实了基本面。为应对利率环境变化,公司2024年将寿险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下调至4.0%,这意味着未来投资收益率稳定在4%以上即可规避利差损风险。在此背景下,公司加大高股息股权配置,2024年股票投资规模达4373.8亿元,较2023年增长50%,占投资组合比重提升至7.6%。其中,今年举牌的招商银行、农业银行等银行H股股息率均超4%,叠加早年布局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H股,每年分红可稳定覆盖4%的投资回报假设,投资收益韧性凸显。

  分红方面,公司现金分红已连续13年增长,2024年每股派息2.55元,同比增加5%,占归母营运利润的37.9%;按58元股价测算,A股股息率达4.4%,稳定的回报能力持续吸引长期资金。

  过去的基本面改善为增长奠定基础,而当下的政策红利则为未来打开更多可能。在保险资金投资领域,长周期考核新规推动险资提升权益配置弹性——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险资运用余额近28万亿元,股票和基金投资占比仅11%,距离30%的监管上限仍有较大空间,平安作为险资投资标杆,有望在这一过程中提升收益弹性。在医养领域,国家近期出台《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并部署养老服务消费补贴发放,深耕医养的平安将直接受益于市场空间释放。此外,金融科技政策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平安已将AI核保、智能理赔等解决方案嵌入主业,其科技优势有望转化为新的增长曲线。

  从历史包袱出清到投资与分红能力升级,从基本面筑牢根基到政策红利持续加持,中国平安的价值成长逻辑正愈发清晰,这也成为其股价走强的核心支撑。

(文章来源:财中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