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债基金收益分化 久期策略需谨慎
财联社7月16日讯(编辑李响)向久期要收益不再吃香?
财联社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15日,今年以来,有业绩显示的3505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不区分A/C)收益率最高涨幅为4.77%,最大跌幅为7.56%,中位数仅0.87%,而912只短期纯债基金(不区分A/C)中位数达到0.90%,已连续5个月高于中长期纯债基金收益表现。纯债基金今年中位数表现图如下。

数据来源:Wind,财联社整理
兴业研究团队统计口径也显示相似结果。今年以来,短久期债基平均上涨0.89%,中久期债基平均上涨0.84%,长久期债基平均上涨0.78%。短久期债基仅在近三月维度中略有逊色,但整体表现仍较长久期债基更好。各投资类别债券基金平均收益比较图如下。

数据来源:兴业研究,财联社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利率和票息愈发走低的环境下,不少机构践行“向久期要收益”的策略,但随着利率下探底部,波动有所加大,长久期面临流动性偏弱的弊端也逐步显现,部分管理人未能有效管理净值浮动,不少长久期债基跌幅较大,拖累了市场表现。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长久期纯债基的收益表现分化较大,整体方差达到0.42,远高于短久期纯债的0.14。如“东方卓行18个月定期开放”,今年至今收益表现为-7.56%,其一季报显示,A类基金净值增长率为0.03%,低于业绩比较基准0.22%。
“向久期要收益的策略是资产荒下超额收益内卷的必然结果,但不是导致债基净值下跌的必然前提,能否踏准节奏控制回撤仍是管理人业绩分化的核心因素”,有机构人士指出。
财联社注意到,随着重要经济数据有企稳向好趋势,不少机构人士开始提出谨慎拉长久期的观点。
“当前宽松资金面下,股债跷跷板效应更加明显,目前即便长久期信用债券收益也仅有2%出头,在保持流动性的基础上,我们更倾向于增加转债仓位头寸,今年权益市场表现较好”,有券商交易人士表示。
中泰固收首席吕品在最新研报中也表示,今年下半年的宏观叙事或将面临切换,市场或将逐步修正过去旺盛的多轮降息预期。久期策略方面建议在机构和负债允许的条件下谨慎。相比于点位和品种的选择,交易模式或更重要,不做中长期的方向判断或相对更佳。
“央行政策宽松下,利率债很难明显调整,当前做利率债波段操作更多关注流动性,一旦资金面收紧,短久期品种也易于防守”,前述交易员表示。
针对信用债品种,华西固收团队也认为,中短久期下沉攻守兼备。高等级10Y品种信用利差潜在压缩空间较大,但由于长端利率还没有趋势性下行行情、超长信用债需求力量弱于去年同期,交易难度增大,可能不适合负债端不稳的账户博弈资本利得。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