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出海”成必答题 加速布局全球市场
公募基金“出海”已进入第十七个年头。日前,6500亿元规模的兴证全球基金设立境外子公司的申请获批复,再次引起业内关注。
伴随公募基金总规模不断创出新高,行业发展再上一层楼。如何助力推进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成为公募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答题”。
境外落“子”拓展投资版图
公募基金行业发展早期以“引进来”为主,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公募基金行业尝试“走出去”。2008年,南方东英在中国香港正式成立,此后,头部基金公司纷纷加快步伐,布局全球市场。政策面也在不断完善基金公司“出海”相关规则。
政策引导下,我国公募基金不仅在全球资本市场上站稳脚跟,更探索出了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路径。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公募基金设立了超30家境外子公司。
如今,公募基金“出海”再添新军。6月27日,兴证全球基金设立新加坡子公司的申请获批复。
丰富跨境产品体系实现差异化发展
在公募基金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出海”正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各家机构凭借自身资源禀赋,作出战略抉择,逐渐形成了差异化布局的态势。除了在境外设立子公司,还有部分机构选择“抢滩”布局QDII。
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累计批准的QDII额度已达1708.69亿美元。截至目前,合计有54家公募基金获得QDII资格,累计获批的投资额度高达约765亿美元。
公募基金QDII业务的发展为中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也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未来,预计QDII业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公募基金“出海”以来,撰写了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面向未来,以投资者回报为导向的公募基金,还将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中,助力投资者的财富更上一层楼。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