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3只基金跑输薪酬“考核线” 多家头部基金公司成“重灾区”

证券之星 2025-05-17 07:55:00
基金 2025-05-17 07:55:00 阅读

转自: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顾梦轩 夏欣 广州 北京报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公募基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对三年以上产品业绩显著超过比较基准的基金经理,可以合理适度提高其绩效薪酬。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询Wind数据发现,截至5月7日,全部公募产品中,业绩低于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含10%)的公募基金产品共有3453只,其中,主动权益基金数量最多,占87.32%。此外,还包括债券基金、指数基金、QDII等多种产品类型。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以来,多家基金公司密集调整基金业绩比较基准。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是为了重构基准适配性,使基准指标更精准地反映组合的风险收益特征,但也不排除“基金总是跑不赢基准而修改”的可能性。

超40%主动权益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

根据Wind数据,截至5月7日,最近三年基金业绩低于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主动权益基金共有3015只,债券基金有205只,指数基金有21只,QDII有67只。

记者查询Wind数据,全市场成立三年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有6825只。截至5月7日,最近三年基金业绩低于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有3015只,占全部成立三年以上主动权益基金的44.18%。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基金评价团队测算,2022年—2024年,在A股市场持续下跌的背景下,主动权益基金三年累计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0%以上的比例高达64%。

头部基金“中招”概率最大。以主动权益基金为例,基金份额分开计算,根据Wind统计数据结果,最近三年业绩低于比较基准超过10%数量最多的是广发基金,共有121只。其次是汇添富基金和博时基金,分别有108只和103只。最近三年业绩低于比较基准超过10%的基金数量超过50只的还有13家基金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明星”基金经理也未能幸免。如前海开源基金的曲扬单独和参与管理的14只基金最近三年业绩均低于比较基准超10%,其中业绩最差的是前海开源人工智能A份额;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管理的5只基金最近三年业绩在-10%—-23%,业绩也均低于比较基准10个百分点以上。广发基金经理刘格菘单独和参与管理的9只基金最近三年收益在-21%—30%,跑输基准幅度在-22%—-36%,其中,广发创新升级基金最近三年跑输业绩比较基准-36.71%。

一般来说,基金经理薪酬由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及其他补贴等构成,晨星(中国)基金评价研究中心总监孙珩向记者指出,若产品业绩三年以上低于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由于基金经理绩效薪酬占比较大且与业绩紧密挂钩,其绩效薪酬会明显下降。不过,具体幅度还会因基金公司的薪酬政策、基金经理的原有薪酬水平等因素有所不同。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副主任张碧璇向记者分析称,目前监管给出的是行业改革的整体方向,但具体的细则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不过监管对于不达标基金经理的惩罚态度是比较明确的,而且受限于行业整体费率下行和浮动费率机制,绩效薪酬向下调整的空间肯定大于增幅空间。同时,《方案》叠加强制跟投机制,尾部业绩不佳甚至亏损的基金经理可能面临薪酬与跟投资产双缩水。而绩优基金经理通过扩大规模获得的收入提升可能较为有限,因此,更倾向于通过适度规模管理获取超额业绩提成来实现收入增长。

业绩不差却跑输基准

记者查询成立三年以上且业绩低于比较基准10%以上的基金产品名单发现,有一部分基金业绩并不差,甚至有些业绩相当不错。这种情况在QDII产品中最普遍。

以QDII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最近三年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幅度最大的是华安纳斯达克100联接A美元现汇,最近三年收益率却高达45.64%。该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最近三年收益率高达621.48%。

记者注意到,在QDII中,上述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在记者统计的67只三年业绩未达《方案》考核线的QDII中,有42只基金最近三年收益为正,其中华安德国(DAX)ETF收益最高,最近三年收益81.53%。即便如此,该基金依然跑输业绩比较基准16.37%。

对于上述情况,孙珩指出,一是QDII投资于境外市场,受全球经济、政治等因素影响更大,不确定性更高,市场波动可能导致基金表现与业绩基准不同步。二是汇率波动会侵蚀基金收益。三是QDII投资限制较多,如外资持股比例上限,使得基金无法完全复制标的指数,难以精准对标业绩比较基准。四是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如涉及跨境交易费用、二次收费等,会对基金收益产生一定影响,进而造成与业绩基准的差异。

此外,部分主动权益基金也出现业绩不错但跑输比较基准的情况,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基金业绩低于比较基准10个点以上的产品中,最近三年收益率为正的基金有251只,最高收益为24.79%,但与业绩基准相比较,这些基金依然逊色不少。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出现这种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基准的设定不合理,基金的实际投资与基准相比出现了偏离。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基金经理超额收益表现不佳,基金经理的选股无法超越基准的表现。

孙珩也认为,出现此种情况表明业绩比较基准的设定可能不够科学合理。部分基金在成立时为了吸引投资者,设定了较高的基准收益,未充分结合自身投资策略和市场实际情况;且基金投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投资范围、仓位限制等,这可能会限制基金在某些市场环境下的收益表现。而业绩比较基准则不受这些限制,从而导致基金跑输基准但实际业绩未必差的情况。

防止“风格漂移”

记者注意到,《方案》下发后,就有基金公司发布调整业绩比较基准公告。

5月9日,浦银安盛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多只公募基金5月9日起变更业绩比较基准。

对此,张碧璇指出,可以看出,浦银安盛的调整将业绩比较基准的构成更加细化了,这样的变更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出产品的投资策略与投资风格。以浦银安盛稳健增利为例,变更前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债指数,但基金的实际投资中会有5%—10%的可转债仓位,这部分投资就难以通过基准反映出来。此次修改后,基准与产品的实际持仓结构更加匹配,减少了基准与持仓错配导致的被动偏离。“这一调整能够通过减少策略偏离,使基准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真实的业绩参考,对于基金经理,则要求其在保证策略延续性的同时,不断提高投研能力,来实现相对基准的超额收益。”张碧璇说。

事实上,2024年—2025年,多家基金公司调整基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今年以来,全市场共发布了50多份基金调整业绩比较基准的公告,其中,既有权益类产品,也有固定收益类产品。

基金公司这样做是否为了解决“总是跑不赢基准”的问题?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汪璐表示,基金公司对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主要出于增强基金产品信息披露透明度和契合实际投资策略的考虑。

基金公司修改业绩比较基准,其中也存在“基金总跑不赢基准而做修改”的因素,孙珩解释,部分基金由于“风格漂移”、投资策略不合理等原因长期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为了使业绩表现看起来更合理,或者为了促使基金经理调整投资策略以符合新的考核要求,基金公司可能会对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

而针对“风格漂移”的情形,孙珩进一步解释称,“风格漂移”主要体现为基金实际投资风格与合同约定不符,比如行业主题基金重仓股与约定主题关联性薄弱。其背后原因包括在市场风格快速轮动下基金经理业绩压力大,为追求短期高收益背离长期投资原则;投资者对基金业绩排名过度关注以及销售渠道的偏好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不过,自2022年监管部门对基金管理人“风格漂移”问题雷霆出手后,托管机构也加强了防范,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该现象的泛滥。

对于基金公司后续该如何调整以适应《方案》要求,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有关人士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基金公司应该考察产品实际投资与业绩比较基准是否偏离,如果偏离较为严重,则应该重新设计更为合理的业绩比较基准。其次,如果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与基金投资风格接近却跑输基准,则可能表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不佳,基金公司需要通过增强投研能力来努力达到更好的业绩水平。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