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债系列之六: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的回顾与展望
平安观点:
前言: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专门用于给困境银行注资,对化解银行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梳理这批专项债的历史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政策特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的目的是改善困境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但带有较强的阶段性特征。2020 年国常会推出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政策的背景有两个:2020 年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且下降较多;中小银行资本补充难度较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政策和98 年特别国债政策较为相似,都属于阶段性注资银行的政策,但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期限明显更短且附有分期还款的条款,因此这批专项债限期退出的特征更明显。
实操特征: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债对困境地区和困境银行的支持力度更大,更多采用转股协议存款的模式进行注资。专项债券维度的特征有三个:2023年为发行高峰、高不良率的地区获得的支持更大、期限均为10 年且均有分期还本条款。注资模式以转股协议存款为主,能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具有更强的债性和明显更低的利率水平。被注资银行的特征:多数是农合机构,多数未发债,多数隐含评级低于AA-。
政策影响:注资对发债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产生了阶段性的提升作用,也有利于压降债券信用利差。注资后样本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多数较注资前上升,但部分银行仍下降。注资后到2023 年末,样本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多数又下降。被注资银行的普通债、二级资本债的信用利差在注资后多压缩,低等级压缩更多,但永续债多走阔。永续债多走阔可能是因为永续债较转股协议存款更具股性,而转股协议存款是最主要的注资模式,且注资后的改革化险可能会暴露潜在不良。上市银行股价则对专项债注资反应不明显。
政策展望:短期内中央新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限额的可能性不大,但本金偿还可能会更多依靠再融资债接续。城商行、农商行2024 年6 月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2.7%和13.1%,不仅超过监管要求,也比2019-2020年同期水平要高,因此短时间内中央再新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限额的可能性不大。相关银行扣除专项债后的资本充足率偏低,且上市银行PB长期低于1,因此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市场化退出的难度较大。项目收益不达预期的情况下,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专项债最可能的偿还资金来源是再融资专项债,其次是国企受让股权。
风险提示:货币政策转向,专项债无法接续,银行息差快速下降。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