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半年报亮眼 券商行业动态频现
NO.1 A股上市券商首份半年报出炉,西南证券营收净利双增
8月14日晚,西南证券披露2025年半年报,成为首家披露半年报的A股上市券商。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4亿元,同比增长26.23%;实现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同比增长24.36%。从收入构成看,投资收益贡献了净利润的大头,收入规模合计5.91亿元,同比增长近6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利息净收入也均保持了30%以上的同比增幅,收入规模分别为4.46亿元和2.34亿元。当下A股交投活跃状态延续,业内人士认为,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证券板块景气度上行,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点评:西南证券半年报业绩亮眼,营收净利双增超20%,投资收益贡献显著,各项业务全面向好。作为首份券商半年报,其表现或为行业提供风向标,显示证券行业景气度上行。券商板块整体估值修复空间仍存,投资者可关注业绩弹性较强的头部券商及特色化经营的中小券商标的。
NO.2 “纾困”反“被困”,华创证券状告贵州百灵大股东,追讨17.61亿
8月14日,华创云信发布公告称,子公司华创证券因纾困计划及股票质押纠纷,起诉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大股东姜伟及其一致行动人,涉案金额合计逾17亿元。根据公告,这场纠纷源于多年前的一项纾困计划。华创证券于2019年通过两期专项纾困计划,以股份转让形式向姜伟等提供14亿元资金,获得贵州百灵11.54%股权。此外,华创证券还向姜伟提供了3.61亿元的股票质押借款,质押贵州百灵1.10亿股股份。两期纾困计划分别于2022年7月、2024年3月到期,股票质押于2024年8月到期。其间,华创证券多次敦促姜伟等履约,但姜伟等既不履行股份回购和还款义务,也未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点评:华创证券起诉贵州百灵大股东追讨17.61亿元,折射券商纾困业务风险。该事件将对华创证券短期业绩形成压力,同时令市场对券商纾困业务风险重估。医药板块股权质押风险或引发投资者关注,尤其高质押率个股。
NO.3 主动权益基金年内平均收益率近18%,96%的基金赚钱
今年以来,主动权益基金平均收益接近18%。其中,96%的基金实现正收益,更有180只基金收益超过50%。值得一提的是,科技主题基金、医药主题基金中均出现“翻倍基”。随着赚钱效应的持续显现,权益类基金发行显著回暖,多只基金发行规模超20亿元,为市场持续带来增量资金。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纳入统计的4628只主动权益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收益为17.72%。其中,4463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高达96%。
点评:主动权益基金亮眼表现彰显市场活力,科技与医药主题基金尤为突出,“翻倍基”频现。这一现象将提升相关行业估值吸引力,引导资金向优质成长标的流动。权益类基金发行回暖为市场注入增量资金,有望提振投资者信心,对整体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NO.4 多家券商对另类子公司注册资本“做减法”
近日,中原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基于自身发展规划,结合中州蓝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发展需求,将中州蓝海的注册资本由24.26亿元调减至22.26亿元。公开信息显示,中州蓝海为中原证券的另类子公司,2024年中州蓝海实现营业收入0.63亿元、净利润0.5亿元。今年以来,中州蓝海的注册资本已发生多次变更。今年以来,多家券商结合实际情况,对旗下另类子公司的注册资本进行灵活调整。7月15日,东北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将另类子公司东证融达投资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调减至10亿元。6月6日,国都证券宣布,为提高公司资金整体使用效率,决定对另类子公司国都景瑞投资有限公司减少注册资本不超过12亿元(含)。
点评:多家券商集中调整另类子公司注册资本,反映行业正优化资源配置策略。中原证券等机构连续减资另类子公司,表明券商正聚焦主业发展,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此举将促使券商另类投资业务更趋审慎,推动行业回归本源。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