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助力高成长产业债投融交流,强调“信用即收益”

网络 2025-08-11 22:17:12
证券研报 2025-08-11 22:17:12 阅读

  近期,上交所搭建平台组织集中路演,助力高成长产业债投融双方畅通交流。

  “加深投融交流”是高成长产业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同时服务于产业债发展及债券市场信用分层建设的重要尝试,高成长产业债机制以引导市场主体践行“信用即收益”理念为特征。上交所鼓励发行人通过加强信息披露、促进投融交流来增强被市场主体认知的程度,减小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成本。

  截至2025年7月31日,上交所累计已有63只高成长产业债完成发行,金额达419.05亿元,涉及43家产业发行人。此前,上交所提出,力争年底高成长产业债发行规模达到百只。

  增强投融双方开放性

  15家发行人、30家投资机构以及多家证券公司、评级机构参加近日的集中路演活动。路演现场,广西物流、济南产发、宁夏电力、山东宏河、山东宏桥、海南华铁等6家发行人进行推介,并与投资者代表积极交流互动。

  有发行人表示:“自发行高成长产业债以来,其与众多投资机构进行沟通交流,进一步展示了公司的战略规划、业务优势和发展前景,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互动环节,券商自营、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信托、私募基金等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分别从行业、主营收入、项目投资、融资结构、股权变动等多方面进行提问。

  有投资者代表也在发言中表示:“高成长产业债是国内高收益固定类资产稀缺背景下管理人高度重视的一类资产,为公司挖掘产业债投资收益提供了便利。作为投资机构,希望看到产业类发行人对行业发展与自身经营情况进行更充分披露,包括丰富披露内容、提高频率、增强披露针对性等,也希望更多发行人能尽可能赋予投资者调研的权利。”

  强调“信用即收益”

  高成长产业债的推出,是为了应对部分产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希望解决“企业情况难看清、债券入库难、合理定价难、交易流动性差”的难题,从而将融资端获取合理融资与财富管理端增厚收益的需求结合起来。

  上交所搭建平台,希望引导发行人建立更透明、诚信的发行人形象,使发行人、投资者均从中获益。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集中路演活动作为重要的投融对接方式,覆盖面广、相对更加高效,可以较快地拉近发行人、投资者之间的距离。”

  无论是加强投融交流,还是高成长产业债工作机制中的其他要点,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强调,这均与高成长产业债底层的“信用即收益”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何理解“信用即收益”?该负责人认为:“对于正面信息,发行人可以通过及时、有针对性的信息披露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生产经营的信心;对于负面事项,发行人通过公开信披明确应对举措,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体现责任担当,减少损失。”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