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企业培育政策与挑战分析
近日,四川、上海等地纷纷聚焦独角兽企业的培育与壮大,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
例如,7月9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实施‘潜力独角兽创新引领’行动”“引导潜力独角兽企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实施技术改造”等内容。
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董晓宇表示,独角兽企业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地积极筹划,为独角兽企业长远发展出谋划策,有助于吸引创新要素集聚,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利好新兴产业。
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未上市创业公司,其发展规模与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2024年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要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支持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发展”。
在顶层设计指引下,国内独角兽企业量质双升。今年6月份,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显示,截至2025年1月1日,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523家,其中,中国以343家独角兽企业位居第二。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表示,当前,国内独角兽企业整体呈现出三大特征。系统创新能突破单一环节的创新局限,以实现企业技术进步和行业市场扩张。
培育壮大独角兽企业群体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正面临不小的挑战。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兰日旭表示,国际投资争端加剧,导致我国独角兽企业融资渠道受阻;伴随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掘金”硬科技赛道,这些种子独角兽企业面对的不确定性更多。
对此,受访专家普遍表示,要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生态,提升各路资本投资种子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和培育更多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建议相关部门细化政策支持,鼓励独角兽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组织,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监管模式,允许独角兽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试验创新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