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算力:科技巨头竞逐新赛道,国内进展领先
在AI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下,算力作为基础设施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在多重优势的推动下,太空算力正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并吸引了多家科技巨头的目光,有望实现从“0到1”的突破性进展。太空算力作为新兴领域,正成为科技竞争的新焦点。
近日,海外太空算力发展提速。11月2日,英伟达将H100 GPU成功送入太空,旨在测试数据中心在轨道环境中的运行可行性。11月4日,马斯克表示,将扩大星链V3卫星规模,建设太空数据中心,目标在4—5年将通过星舰完成每年100GW的数据中心部署。谷歌则在11月5日宣布启动“捕日者计划”,拟在2027年初发射两颗搭载Trillium代TPU的原型卫星,将AI算力直接部署到太空,进一步推动太空算力的发展。
国内算力上天进展领先。今年5月,我国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据了解,首发入轨的12颗计算卫星均搭载了星载智算系统、星间通信系统,能够实现整轨卫星互联,具备太空在轨计算能力,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为太空算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华西证券表示,太空算力指将数据中心部署于太空轨道,使卫星能“看”(拍摄、记录)与“算”(实时反馈决策)。相比地面数据中心在能耗等方面的压力,太空算力优势明显。一是能源供给高效稳定;二是有低温真空环境,可有效排热,提升能效比;三是避免地面审批、土地、电网接入限制,发射卫星即可部署算力,具备快速部署与大规模扩展能力,成为未来算力发展的重要方向。
方正证券建议,关注7个细分领域,包括太阳翼及能源系统、太空计算卫星、卫星总装运营、卫星载荷及元器件、火箭等有望受益。这些领域的发展将直接推动太空算力的进步,为科技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上述机构建议关注的领域中暗藏高成长标的。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根据机构一致预测,有18只个股明年及2027年净利增速均超20%。其中信科移动-U和西测测试两只个股未来两年机构一致预测净利增速均超过100%,海格通信、臻镭科技和上海瀚讯等个股净利增速均超过40%,显示出太空算力相关领域的强劲增长潜力。
机构关注度较高的个股未来确定性相对更高。18只个股中,国博电子和航天电子两只个股均有10家以上机构评级,评级机构数位居前两位。国海证券认为,国博电子系有源相控阵T/R组件龙头企业:一方面,T/R组件受益于特种领域订单的恢复,商业航天发展创造较大星载T/R组件需求;另一方面,5G-A/6G等新兴场景增加了射频模块及芯片的需求,公司领先的三代半导体工艺有望为其抢占市场,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从股价表现来看,18只个股年内平均涨幅接近54%,大幅跑赢同期大盘表现,星图测控和斯瑞新材两只个股股价翻倍,显示出市场对太空算力相关个股的强烈看好。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