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中国股市流动性驱动慢牛,机构资金成主力

网络 2025-09-19 17:41:01
股市要闻 2025-09-19 17:41:01 阅读


  年初至今,中国离岸/在岸股票市场的市值已累计增加了3万亿美元,沪深300指数/恒生指数已累计分别上涨14.7%和32.5%,中国股市表现(关键词1)引发全球关注。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股票市场的涨势还会持续多久,成为众多海外投资机构关注的话题。

  高盛研究部的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Kinger Lau)及团队在周四下午的报告中指出,在估值和流动性的驱动下,中国股票市场可能会迎来进一步的繁荣。因此,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增持”评级,分别预测其在12个月内的上涨空间为8%和3%,建议在回调时加仓。

  流动性或为中国带来“慢牛”?

  对于中国股票市场今年的强劲行情,高盛认为,“再通胀”预期和人工智能可能是关键的推动因素。而未来,估值和流动性改善(关键词2)可能将有助于中国股票市场进一步的繁荣。这一观点与当前市场对流动性驱动的普遍认知一致。

  事实上,由估值和流动性驱动的股市繁荣并非中国所独有。根据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的数据,全球股市约70%的涨幅源于市盈率的重估,而非仅仅是盈利本身增长的驱动。中国市场被视为全球“流动性盛宴”的后来者,这可能意味着其参与这场盛宴的时间较晚,但后续增长潜力相对较大。

  对于今年的牛市,高盛指出,企业盈利是市场持久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流动性”则是所有牛市趋势的必要前提。他们还指出,与之前相比,目前A股市场的“慢牛”格局似乎构建得更为稳固了。

  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高盛认为,从大多数衡量指标来看,大型股的估值并未过高。指数市盈率处于中等水平,这意味着在A股和H股中,上涨的流动性期权价值仍具有极具吸引力的定价。当前市场对A股估值(关键词3)的讨论持续升温。

  如果采用高盛调整后的“A股投资者情绪指标”作为衡量在岸市场风险偏好的综合指标。目前该指数为1.3,表明存在市场盘整风险,但尚未出现逆转迹象。

  中国家庭和机构会否贡献更多流动性?

  对于今年行情的主要推动者,虽然有说法称是普通散户投资者驱动,但高盛的数据表明,中国和外国的机构投资者才是此次上涨行情的主要资金支持者。

  高盛指出,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如果中国境内机构持股比例从目前的14%提高到50%(新兴市场平均水平)/59%(发达市场平均水平),那么境内股票的潜在增仓规模将达到32万亿至40万亿元人民币。机构资金(关键词4)的持续流入成为市场重要支撑。

  更引人遐想的是,中国家庭能够用于投资股票的资金规模庞大,其中储蓄存款达160万亿元人民币,房地产投资达330万亿元人民币,但高盛也补充称,资金配置的调整将会是渐进且持久的过程。

  高盛还表示,他们看好中国“民营十巨头(Prominent 10)”、“人工智能”、“抗周期性”以及“股东回报”等主题/投资组合。

  高盛定义的中国“ Prominent 10”分别是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携程和安踏。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