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伟电子再递招股书拟港交所上市,业绩与股权结构引关注
近日,河北海伟电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伟电子”)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这一上市动态引发市场关注。这是其于2025年2月26日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显示出公司对资本市场的积极追求。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4年的电容器基膜销量计算,海伟电子是中国第二大的电容器薄膜制造商。电容器基膜是海伟电子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5个月,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1.9%、71.8%、72.8%和78.5%,体现了该产品对公司的重要性。
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5个月,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2亿元、0.7亿元、0.86亿元和0.31亿元,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4.9%、31.2%、29.7%和35.5%。公司的毛利率由2022年的44.9%减少至2023年的31.2%,主要由于电容器基膜的毛利率下降,及公司在收购宁国海伟后开始提供金属化膜,其毛利率相对低于电容器基膜的毛利率,这也影响了公司的整体盈利。
公司的净利润由2023年的0.7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0.86亿元,主要是由于电容器基膜销量增加。净利润由2024年前5个月的0.33亿元减少至2025年前5个月的0.31亿元,主要是由于金属化膜销量下降导致收入减少,市场波动对公司影响明显。
2022年、2023年、2024年和2025年前5个月,公司所有的收入均产生自国内的销售,公司前五大客户产生的收入分别约为1.19亿元、1.15亿元、1.58亿元和1.57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36.4%、34.9%、37.6%和42.1%。此外,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7.3%、12.2%、12.6%和12%。2023年、2024年以及截至2025年5月31日止五个月,比亚迪均位列公司大客户行列,客户结构较为稳定。
电容器薄膜市场竞争激烈且集中,2024年前五家公司占61.6%份额。值得注意的是,比亚迪已开始生产自己的薄膜电容器,某种程度而言,变成了海伟电子的竞争对手,给公司带来新的挑战。
海伟电子的股权结构可谓一股独大,上市前,宋文兰持股49.32%,通过海伟财务、昌瑞咨询、嘉科咨询分别持股20.11%、3.84%、3.84%,合计持股77.12%。此外,比亚迪持股4.90%,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宜宾绿能持股4.41%;阳光电源持股2.94%。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读创)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