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表现亮眼,外资机构密集加仓与未来增配空间分析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亮眼,成为全球投资热点。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收盘,年内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累计上涨27.70%和29.79%,展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作为外资机构配置中国优质资产的重要渠道,港股市场吸引大量资金流入,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作为外资机构配置中国优质资产的重要渠道,港股市场吸引大量资金流入。港交所最新数据显示,5月至7月末,长线稳定型外资机构资金累计流入约677亿港元,短线灵活型外资机构资金流入约162亿港元,显示出外资对港股市场的浓厚兴趣。
外资机构密集加仓
不少优质港股获外资机构密集加仓。例如,截至8月29日,高盛(亚洲)证券有限公司对比亚迪股份H股的持股比例达到3.51%,相较去年年末的2.3%大幅提升,加仓动作明显。
据国泰海通证券测算,长期以来,外资机构的资金在港股大部分细分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在科技互联网以及大金融板块占比明显较高。具体而言,截至8月26日,港股各行业中外资机构占比居前的为零售、保险、软件与服务、媒体等。以零售业为例,外资机构的资金整体占比77%,其中长线稳定型占57%、短线灵活型占20%,凸显外资在港股市场的重要地位。
特别是8月下旬以来,外资机构对港股加仓动作频繁,积极抢筹优质资产。香港交易所官网数据显示,8月21日至29日期间,花旗银行对宁德时代H股的持股比例从7.01%增至7.97%、对药明康德H股的持股比例从14.00%增至15.03%;瑞银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对宁德时代H股的持股比例从2.96%增至3.03%、对中兴通讯H股的持股比例从1.30%增至1.60%,加仓力度显著。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师吴信坤认为,近期港股科技板块资金面已出现积极变化,长短线外资机构资金一致性流入。展望未来,港股科技龙头广泛分布于人工智能(AI)产业,随着AI产业趋势进一步确认,港股科技龙头将充分受益于AI产业变革红利,向上弹性或更大,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机遇。
广发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认为,外资机构始终偏好配置中国最具时代特征和全球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创新药、港股互联网龙头、英伟达产业链、新能源等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领域。同时,外资机构资金也追逐当期高景气行业,如港股互联网龙头等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中国核心资产,展现出外资的精准投资眼光。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关注度持续升温。”华泰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认为,从总量层面看,今年外资机构资金主要以增持被动型基金的形式流入,主动型基金行为则体现为低配补仓,反映出外资对港股市场的长期看好。
东亚银行财富管理处投资策略师吴永强表示,多重因素推动港股上涨:一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当地时间8月22日的“放鸽”讲话,使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份降息的概率升至90%,流动性放宽利好包括港股在内的资产;二是中国资产近期明显受境外投资者青睐,推动港股上涨,为港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仍有增配空间
未来,外资机构依然有继续增配港股的空间。易峘解释,海外流动性易松难紧,这不仅受货币政策影响,还涉及金融监管、发债久期调整等因素,美元流动性可能趋势偏松;同时,国内基本面预期改善,人民币汇率仍有升值空间,为外资增配港股提供有力支撑。
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及团队在最新报告中称,今年和明年的指数收益将保持较高的个位数增速,目前中国股票估值并不算高估,且基金持仓仓位未达到拥挤程度,未来仍看好中国H股的上行空间,高盛维持对2025年每股收益增长8%至9%的预期,高于其他卖方机构对H股5%的预期,显示出对中国H股市场的乐观态度。
在行业配置上,摩根资产管理新兴市场和亚太股票投资专家沈娇娇表示,港股的科技互联网、消费、医药等板块,为外资机构配置中国资产提供了结构性的投资机会,为投资者指明方向。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互联网行业研究主管方锦聪认为,鉴于盈利确定性高、业绩增长稳健、行业需求持续等因素,继续看好港股互联网龙头股、游戏、旅游、AI概念等领域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