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2025上半年财报:营收创新高,南向资金成港股市场重要力量
港交所8月20日公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营收及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凸显港股市场强劲增长。报告期内,港交所实现营收140.76亿港元,同比增长32.53%;主营业务收入129.54亿港元,同比增长33.68%,存管费用及保证金规模增加令投资收益净额上升;EBITDA利润率为79%,同比增长6%;股东应占盈利85.19亿港元,同比增长39.09%,基本每股盈利6.74港元,计划派中期股息每股6港元,同比增长37.61%。
这份财报还公布了港股市场“市场成交主要统计数据”,其中两则信息尤其值得关注:其一,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平均每日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104亿港元,同比增长118%。其二,港股通中的南向资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额1110.4亿港元,去年同期是375亿港元,同比增长196%。这两则数据是港交所上半年财报中最大的亮点,南向资金爆发式增长,成为港股市场重要驱动力。
与去年同期相比,港交所成交额增长一倍多,其中174亿港元为衍生权证、牛熊证及权证日均成交金额,扣除后股本证券日均成交金额为2228亿港元。而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高达1110.4亿港元,几乎占据港股日均成交额的半壁江山。截至2025年8月,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累计净买入额超过4.6万亿港元,对港股定价权的掌控持续增强,并成为主导力量。其背后原因包括投资者多元化的配置需求,以及港股相对低的估值所产生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北向通资金规模也显著增长:上半年,债券交易方面,北向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45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创下新高;股票交易方面,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为1731.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3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北向通和南向通已然形成了良性互动,南北向资金共同推动市场活跃度提升。
上半年,港股不仅现货市场、衍生产品市场及沪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创新高,IPO融资额也达到1067.13亿港元(同比激增688%),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截至6月底,新股上市申请数量上升至207宗,是2024年84宗的2倍多。港交所总裁陈翊庭信心满满地表示:“到目前为止(2025年1-8月),我们已经完成了超过50单的IPO,融资额接近170亿美元(约1326亿港元),目前我们在全球的IPO排名是领先的。”
据公开信息,港交所下半年将积极改革,推进多项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新措施,包括计划缩短现货市场结算周期,扩大无纸化上市机制,落实优化IPO市场的定价新规和推出下调证券交易最低价位的工作。继续致力于提升平台、基础设施及产品,为市场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充裕的流动性和高效的互联互通机制,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提升港股的吸引力,有望吸引更多的资金南下,助力港股持续向好。
总之,今年上半年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爆发式增长,标志着港股生态的重构,南向资金正在成为重塑港股市场的重要力量。若宏观市场环境稳定,南向资金将会进一步托举港股市场。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