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集结号”:多路资金涌入,保险理财成“长钱”主力
热钱先行,长钱接力
资金吹响A股“集结号”
随着沪指逼近3700点,赚钱效应显现,市场热情被点燃。个人投资者跑步入场,外资回流,公募权益类基金发行提速,居民“存款搬家”趋势显现,各路资金向权益市场集结。保险和理财资金有望成为本轮“存款搬家”流向股票市场的主要渠道,同时“固收+”与多资产策略持续提升资管产品吸引力。
◎记者聂林浩
8月13日,A股市场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沪深两市融资余额时隔10年站上2万亿元。
A股迎来多路资金,“钱潮”汹涌。个人投资者跑步入场,外资回流,公募权益类基金发行提速,居民“存款搬家”趋势显现。机构表示,保险和理财资金或成为存款流向权益市场的重要渠道,险企保费高速增长输送稳定“长钱”,理财资金加速向“固收+”和多资产策略转型。
股市热度攀升,多路资金涌入市场。沪指站稳3600点,赚钱效应显现,市场热情被点燃。各路资金向权益市场集结,7月A股新开户数同比增长近71%,环比增长超19%。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融资余额仍在持续攀升。
“当前市场情绪火热。”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表示。个人投资者对市场参与意愿强烈,从避险资产中撤离,资金向股市迁移。外资流入呈现回暖迹象,北向资金持仓市值增加。权益类公募基金发行节奏加快,新成立股票型基金数量超过去年。
“固收+”走俏,多资产配置加速升温。随着债券市场波动加大,股票市场回暖,投资者多资产配置意识加强。银行理财往“固收+”方向倾斜,客户逐渐能接受含“权益”产品。华西证券研报显示,理财产品整体业绩下滑,“固收+”与多资产策略产品性价比提升。
“存款搬家”持续向A股输送“长钱”。居民部门境内人民币存款规模庞大,超额储蓄是潜在的金融市场增量资金池。历史情况显示,居民“存款搬家”现象多次出现,驱动因素多样。近期,居民超额存款形成速度放缓,“存款搬家”或刚刚拉开帷幕。股票配置偏好均值回归是本质原因,推动A股估值中枢上移。
保险和理财资金有望成为本轮“存款搬家”流向股票市场的主要渠道。险企保费收入持续高增,权益配置比例稳定。理财产品借助“固收+”与多资产策略提升吸引力,理财资金成为“存款搬家”入市A股的新渠道。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