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向好银证业务升温,银行券商合作新趋势
A股市场行情持续向好,银证业务正在升温。
近日,中国银行(601988.SH)、招商银行(600036.SH)、兴业银行(601166.SH)、中信银行(601998.SH)等多家银行在手机银行App首页位置,向用户推广证券公司开户活动。
随着投资者股票投资需求上升,银行通过银证引流、托管合作等业务模式,在为投资者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有效实现了投资者交易结算资金仍留存在银行体系内,避免存款流失。这种银证深度合作模式顺应了投资者对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的升级需求。
银行引流
今年A股市场回暖,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Wind数据显示,7月A股市场成交量超2.9万亿股,成交额超37万亿元,两项数据均创今年以来月度新高。
市场行情向好带动投资者入市热情升温。上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7月A股新开户196.36万户,同比增长70.5%,环比增长19.27%。
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纷纷加大银证业务推广力度,通过开户奖励、增值服务等方式吸引投资者。
近日,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首页的热门活动区域中展示“银证签约,好礼相迎”内容。活动规则显示,活动期间在证券公司开户时,首次绑定中国银行借记卡并成功签约第三方存管的客户,可参与一次抽奖,最高可抽取188元支付宝红包权益,最低中奖额度为18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点击“我要前往签约”,页面展示了60多家券商的客户链接,每家券商给予权益有所不同,例如华泰证券(601688.SH)提供交易权益及理财权益,中银证券(601696.SH)提供AI研报、智能条件单等权益。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App银证引流分为两个入口,在财富页面,通过滚动横幅广告重点推介兴业证券(601377.SH)、华福证券的开户服务;在银证开户页面,则提供了数十家券商的开户链接。
招商银行手机银行App中,以“银证新启,财富进阶”为主题,针对新开户用户推出资产提升专属礼遇。招商银行主要与七家券商合作引流。每家证券公司推出的福利稍有差异。招商银行在活动页面特别展现了四家可支持“7×24小时转账”的券商。
上海大学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陆岷峰表示,银证合作引流升温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顺应了资金从储蓄向投资迁移的市场趋势,也抓住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业务转型的关键窗口期。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券商开户引流已成为银行轻资本转型的重要抓手,既规避了传统存款流失的风险,又强化了客户综合金融的黏性,实现了资产闭环管理与收入多元化的双重目标。
苏商银行高级研究员杜娟表示,银证加强合作一是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正快速发展,银行也在积极构建大财富管理生态,通过银证引流可补齐权益类投资渠道;二是在净息差收窄、信贷规模增长乏力背景下,有助于银行扩展中间业务收入;三是股票行情向好,客户股票投资需求增多,银行通过银证引流、托管合作等安排,可避免存款流失;四是银行客户规模庞大、客群分层多元化,券商通过银行渠道,可高效触达、筛选、转化有权益投资需求的客群。
警惕合规风险
在银证合作引流过程中,银行必须高度警惕风险隐患。华东地区某银行人士表示,首先是合规性风险,商业银行作为导流方,必须严格把握业务发展边界,避免因实质参与开户审核或营销话术不当,而被认定为变相从事证券业务,同时要确保合作券商能够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原则,防范因风险提示缺位而导致的连带责任。
“其次,声誉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上述银行人士表示,“商业银行品牌背书使客户对券商服务产生更高期待,若合作券商出现系统不稳定、投顾不专业等问题,负面体验将直接冲击商业银行的信誉。”
从技术层面看,陆岷峰表示,银证合作中的操作风险主要体现在银证系统直连过程中的数据安全隐患,而跨机构交易链路的延长也扩大了系统故障的传导范围。商业银行如果过度依赖开户佣金收入,可能导致自身财富管理能力退化,使业务沦为通道化浅层服务,难以应对未来券商自建渠道的竞争分流。
陆岷峰表示,股市行情高涨可能引发存款大规模向证券保证金转移,将对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造成巨大的压力。“为有效管控这些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合作券商白名单制度,在开户流程中设置强制风险提示,与券商共建投诉联动机制,并将佣金收入定向投入智能投顾研发,使得商业银行在追逐中间业务收入与防控风险之间建立动态平衡。”
杜娟则表示,银证合作期间应注意以下风险:一是反洗钱方面,可能通过银证转账及其他嵌套操作切断银行资金监管链条;二是安全方面,包括系统对接安全、客户信息保护等方面;三是股票投资风险较银行理财、存款等产品更高,银行也应加强投资者教育和宣导。
未来银证合作有哪些拓展空间?杜娟认为,财富管理服务正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银行与券商在客户基础、数据、资产、产品、投顾、客户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可进一步融合,为客户提供综合财富管理方案。
陆岷峰指出,银证合作目前已经进入深化协同的新阶段,未来拓展空间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在财富管理价值链整合方面,可升级为全生命周期服务;在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赋能方面,可以依托手机银行App的智能化升级,双方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银证合作应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在跨境业务拓展方面,银证间可以联合开发境外债券承销及其他服务。总而言之,未来银证合作的核心将从流量变现转向价值共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