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退市机制显效 多元化退出渠道畅通
*ST高鸿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将依法启动退市程序;*ST天茂拟主动终止上市。常态化退市机制显效,多家A股上市公司近期发布退市风险警示。
截至8月12日,今年A股市场宣布退市公司已达30家,重大违法类、主动退市等案例涌现。市场人士认为,“能上能下”“有进有退”的资本市场良性生态正在形成。
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举措效果显著
今年以来,触及退市的情形增多,退市结构日趋多元化。主动退市案例增加,市场化吸收合并有望成为主动退市方式之一。锦州港因虚增利润被终止上市。
7月以来,多家公司因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被摘牌。交易类退市已是A股常态化退出方式,反映出市场化优胜劣汰机制对绩差风险公司的约束力增强。
“退市不免责”
监管部门强调对于违法违规行为“退市不免责”,强化投资者赔偿救济。越博动力、东旭光电等已退市公司因违法违规被处罚。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认为,需加强后续配套追责和处罚机制并严格执行,对上市公司及高管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
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有望优化
常态化退市机制有望进一步巩固,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工作有望持续优化。田轩建议推动特别代表人诉讼常态化,完善吹哨人制度等。
投资者保护关口有望进一步前移,相关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对是否存在重大违法退市风险等进行自查并披露。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