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动向:*ST高鸿、*ST天茂退市背后的市场变革
退市公司即将再添两员!8月8日晚间,上市公司*ST高鸿、*ST天茂发布退市消息——*ST高鸿因涉嫌触及重大违法退市,被深交所启动强制退市程序;*ST天茂则选择主动退市。当前证监会重点严抓重大违法退市,年内退市数量显著增加。截至8月8日,2025年初以来摘牌退市的上市公司已达23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已达10家。退市类型也呈现多元化,年内已有5家上市公司主动退市。
拉长时间线,我国最新一轮大力度退市制度改革自2020年开始,上市公司退市数量自此显著增加。2024年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措施出台,使得退市制度迎来调整与完善,开启退市结构的新一轮转变。2025年,退市推进重点发力危害性更大的严重财务造假等重大违法退市,同时支持部分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甚至濒临退市或有产业整合意愿的上市公司主动退市。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主动退市,还是重点打击重大违法退市,均是退市渠道畅通的体现,有助于资本市场生态的良好建设。
一夜之间,两家公司即将告别A股
8月8日晚间,*ST天茂选择了主动退市,称公司拟进行业务结构调整,面临重大不确定性。*ST高鸿则是被动退市,因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空转”“走单”业务,存在严重财务造假与欺诈发行,受到高达1.6亿元的行政罚款,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994—2025:退市结构悄然生变
拉长时间线,上市公司退市结构正在悄然生变。1994年,《公司法》首次明确退市程序。2004年,“国九条”推动退市执行。2012年起,退市制度改革步入深化期。2014年,首次确立重大违法强制退市。202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修订后的《股票上市规则》及配套措施,对退市规则作出系统性调整。2024年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措施出台,被称为退市新规。
根据Wind数据,2020年退市制度改革以来,上市公司退市数量显著增加,结构也在逐步变化。2025年,多元化退市的特征更加明显。
严打“害群之马”成主旋律,重大违法退市严抓重点
从今年的退市公司类型看,监管层正在下大力气清退问题企业。截至8月8日,2025年初以来摘牌退市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23家,若将正在退市流程中的上市公司计算在内,则多达30家。今年以来,退市公司不仅数量多,而且呈现两大新特点。特点一:重大违法退市数量大增,这与证监会严抓重点密切相关。特点二:多元化退市渠道逐步畅通。
2025年1月1日至8月8日,已经有5家上市公司主动退市。细察五家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原因:有的远未触及退市标准,基于战略重组与结构调整等而换股吸收合并;有的则是生产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时,需对中小股东进行现金补偿(现金选择权)。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