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机器人概念成中报季焦点
财联社8月8日讯(记者吴雨其)8月8日上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机器人话题再推上资本市场风口浪尖。
本届大会汇聚200余家机器人企业,展品超1500件,新品数量比去年翻倍,热度可见一斑。
资本市场对机器人的关注也正在同步升温。从ETF资金流入到公募基金密集调研,机器人概念正成为2025年中报季最受瞩目的赛道之一。
多个维度的动向交汇,预示着这一轮机器人投资热不再只是“炒概念”。
资金密集流入ETF,中报季机器人股被集中调研
从资金面来看,机器人主题ETF近期持续获得增量资金支持。Wind数据显示,7月以来,机器人相关ETF整体净流入超过20亿元。
与资金同步上行的是相关基金的阶段性表现。年内多只以机器人主题的基金表现居前,部分产品回报率超过20%。
具体来看,截至目前,全市场共有24只机器人主题基金,均为ETF以及指数型基金,年内净值全数上涨。

业内人士指出,机器人板块具备政策红利、技术迭代和产业扩张三重驱动,对应的基金产品也受益明显。
与此同时,公募机构的调研行为也为这一轮资金热潮提供侧面佐证。根据公募排排网数据,上周调研数据来看,共137家公募机构参与A股调研,合计调研次数达800次,环比增长48.42%。其中,电子行业成为调研焦点,机器人产业链概念股亦在调研名单中占据一席之地。
“调研路径本身就体现了机构资金的方向感。”一位参与多家机器人企业调研的基金经理表示。
基本面修复提速,产业链盈利能力加快释放
从基本面来看,机器人板块正在经历从主题炒作向业绩兑现的转变。近期,多家机器人概念股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或业绩预告显示,产业链盈利能力正加速修复。
据统计,目前涉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的概念股已达120只。截至8月5日,已有18家公司披露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0%以上或实现扭亏为盈。
其中,瑞芯微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5.2亿至5.4亿元,同比增长185%至195%。公司称,AI在端侧应用的扩展,带动其AIoT产品线在汽车、工业控制、机器视觉及机器人等领域持续成长。
作为仓储机器人赛道的代表性企业,极智嘉亦在中期业绩预告中展现出盈利修复趋势。根据公告,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9.95亿元至10.3亿元,同比增长27%至32%;亏损净额收窄至4500万元至5500万元,同比减少超九成。
值得一提的是,极智嘉也在同步拓展“具身智能”业务板块。
从产业整体趋势来看,机器人行业正从早期的技术试验和商业模式探索,迈入更加注重订单兑现能力、场景复用性和盈利模型验证的阶段。
“订单量增速只是第一步,关键还要看毛利结构、研发转化效率以及新业务与旧系统的协同程度。”一位关注先进制造方向的基金经理表示。
机构怎么看机器人?基金经理押注第二增长曲线
在机器人产业链的投资逻辑中,基金经理们不仅关注财务指标的阶段性改善,更重视企业在技术演进与场景拓展上的持续力。尤其是随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概念热度提升,行业对第二增长曲线的预期逐步升温。
某头部基金公司研究员指出,“未来真正打开天花板的,不再是单一场景的效率优化,而是跨行业的交互型机器人产品。”
从市场表现来看,这一趋势已初见端倪。无论是仓储物流、工业控制还是人形机器人方向,部分率先落地的企业正逐步获得资金侧的重新估值。
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基金经理对机器人板块的长期潜力给予高度评价。永赢先进制造智选的基金经理张璐预言:“人形机器人板块是未来10年大级别beta机会。”
鹏华基金的基金经理闫思倩则更聚焦当下的现实应用价值:“机器人是制造业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
国新证券也在近期研报中表示,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机器人产业从技术突破向商业化应用的加速过渡。
(文章来源:财联社)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