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指南》 规范平台收费行为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8月2日发布公告称,7月3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并施行《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易平台向平台内经营者收取佣金、抽成、会员费、技术服务费、信息服务费、营销推广费等收费行为。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在促进消费、推动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规范平台企业行为,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随着《指南》的出台,我国平台经济监管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有助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优化平台经济生态。
规范平台收费行为
目前,我国平台经济发展涉及数千万网络经营主体,平台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千行百业。在平台企业开展经营服务过程中,佣金、抽成等费用构成其收入来源,但收费行为规范方面尚有完善空间。部分平台常以流量扶持为诱饵,强制商家购买推广服务,还存在数据垄断与基础服务收费异化等现象。
从平台与商家的关系来看,最突出的问题是定价权滥用。部分平台凭借流量优势,单方面制定收费规则,平台内商家缺乏议价能力。针对平台存在收费名目繁多、计算方法复杂等问题,《指南》明确,平台要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健全收费规则、收费公示等制度机制。
如对于推广、促销等活动,《指南》要求,平台开展宣传推广、促销等活动,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原则,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参加并收费。
“《指南》要求平台规范营销推广费等费用的收费规则并清晰公示,这将使商家‘隐性成本’显性化,保障商家的合法权益。”宋向清表示。
降低平台内经营者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还倡导降低平台内经营者负担。鼓励平台在合法、合理、互惠互利的范围内采取灵活多样的定价策略,对平台内经营者特别是中小商户提供让利或减免扶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减轻平台内经营者经营负担。
“《指南》明确禁止不合理收费,并鼓励平台向中小商家让利后,商家的经营成本将降低,生存空间与盈利空间得以扩大。”朱克力表示。
在宋向清看来,平台内商户经营成本的降低有望传导至终端惠及更多消费者。《指南》将推动平台从‘流量运营’转向‘服务创新’,促进平台经济从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转型。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