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部署2025年资本市场改革与监管重点
中国证监会日前召开的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部署下一阶段资本市场改革与监管重点任务。会议提出要“持续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彰显了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市场治理、净化市场生态的决心。
会议明确要求“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强化监管协同,提高科技监管能力,提升执法质效”,同时强调“坚持突出重点、精准施策,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切实做到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
对此,清华大学法学院商法研究中心主任汤欣表示,近几年,证监会持续加大执法力度,在相当程度上起到制裁不法行为、维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资本市场未来的执法工作需要进一步提质增效,有限的监管和执法资源需进一步向大案要案和具有恶性违法行为的关键少数倾斜。
“资本市场是法治市场。”中国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表示,坚持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效,有利于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打击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不公平市场行为,维护信息的公开性、交易的公正性和市场的权威性,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
近年来,监管部门在构建全方位追责体系上已取得显著进展。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廷凯分析道,震慑力较过去明显增强,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行政处罚力度提升;二是刑事责任“利剑出鞘”;三是民事赔偿机制突破。
立体追责体系的威力虽已显现,但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违法行为,挑战依然巨大,单一监管手段已难以应对。会议特别强调“强化监管协同,提高科技监管能力”,凸显了整合监管资源、运用技术手段的迫切性。
强化协同,尤其是司法与行政监管的联动,已成为重要共识。今年5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严格公正执法司法服务保障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不断优化和完善司法与监管协作机制。
与此同时,科技监管通过机制创新与责任落实,正成为提升执法效能的核心突破口。地方监管机构已开始实践。例如北京证监局日前首次召开了覆盖辖区全部78家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信息技术分管高管与部门骨干的科技监管专题会。
据悉,监管机构正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覆盖全市场的监测网络,通过智能分析交易数据自动识别异常模式,精准锁定违法线索,大幅提升案件发现和查处效率。
在强调严厉打击形成震慑的同时,如何避免误伤市场正常的活力和创新,是监管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汤欣认为,在坚持严肃执法的前提下,需要为正常经营管理和创新预留空间。
张鹏也表示:“严监管与激活力并不矛盾。”他分析道,严打的对象是损害市场运行的违法违规行为,这恰恰有利于优质市场经营主体被认可和青睐。
展望未来,监管执法将在平衡与精准中持续深化。汤欣表示,未来监管执法将紧扣“市场要稳、监管要严、功能要强、队伍要过硬”着力点,以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服务经济大局。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