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热潮:政策、市场与全球化布局
A股企业赴港二次上市热潮持续攀升,近期多家科技企业发布港股上市相关公告。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23日,合计有247家企业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中含A股上市公司42家。
“A股龙头企业港股上市热潮,是政策松绑、企业全球化与全球资本再配置三重宏观力量共振的结果。”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何兆烽指出。
今年上半年,港交所IPO募资额重回全球第一,离不开内地优质标的“输送”。A股锂电巨头宁德时代首发募集资金超410亿港元,位居今年以来港股IPO募资金额第一位。

全球化的“超级跳板”
港交所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吸引了大量A股行业龙头、大体量及高估值公司赴港。同时,通过推出18C、18A相关规则等“绿色通道”,降低了企业赴港上市的难度,吸引了大量科技型研发公司。
据统计,去年9月至今,合计已有13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其中9家都为科技企业。今年以来,又有至少46家A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向港交所递表,其中科技股占比超过七成。
何兆烽认为,赴港上市可以帮助企业构建“A+H”双融资平台,实现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的协同发展,提升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指出,科技公司偏好港股二次上市,核心在于资本效率与全球化布局。企业通过二次上市可实现短期套利,港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助于触达全球资本。
另一方面,当前港股市场投融资活跃,能给予科技企业较好的估值。据统计,去年9月至今,已在港股上市的9家科技企业中,仅三花智控、龙蟠科技受业绩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首日破发。
外资积极参与认购
近期,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外资通过各种渠道重返港股,其中最典型的一个渠道就是参与内地企业IPO中的基石投资和锚定投资。
外资基石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和投资占比正连续上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5年在港股IPO上市的公司中,基石投资者占45.2%。
以宁德时代H股上市为例,其国际配售占比达92.5%,包括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机构,如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科威特投资局)等23家国际顶尖基石投资者认购。
7月完成上市的蓝思科技H股全球发售2.62亿股,国际发售录得16.68倍认购,引入产业资本、国际资管公司等10家基石投资者。
“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将延续。港股能否维持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以及企业能否通过港股实现真正的国际化突破是关键因素。”何兆烽称。
田利辉也指出,A股科技公司赴港二次上市是全球化与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但同时也面临估值与市场接受度风险等四大挑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