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IPO市场回暖:数据背后的趋势与改革成效

7月16日,A股迎来年内最大IPO,一家重量级新能源企业挂牌上市。此前,中船双瑞等三家企业撤回首发上市申请,A股IPO情况受关注。
据Wind数据,截至7月16日,今年终止IPO企业78家,同比下滑超七成。首发上市企业数量和募资规模同比双升,沪深北交易所获受理IPO数量较去年同期数倍增长。
机构人士称,A股IPO市场总体回暖。摩根士丹利证券总经理钱菁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显现,A股将持续作为境内核心直接融资平台,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IPO终止数量同比下滑超七成
A股IPO市场变化悄然发生。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55家企业首发上市,募资595.04亿元。截至7月16日,三大交易所获受理IPO 180家,增长361%。其中,6月份152单IPO获受理。今年年内78家IPO企业终止审核,同比下滑约74.68%。
国金证券投行相关人士称,自“827”新政至今,IPO排队企业数量大幅减少,新增受理数量同步下降,IPO“堰塞湖”现象缓解,为今年IPO受理腾出空间。券商积累不少优质项目待申报,今年IPO受理增长属结构性回暖。
进一步来看,今年新增受理的180家IPO项目中,116家来自北交所,占比64.44%。A股IPO筹资额以中小规模为主,北交所IPO平均筹资规模大幅上升。从行业看,工业、科技和材料行业IPO数量和筹资额居前。
国金证券投行人士称,北交所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首选。安永汤哲辉也提到,A股IPO申报企业主要聚焦战略领域,排队企业中不乏硬科技领域项目。
此外,A股IPO市场稳步回暖,港股IPO市场火热。钱菁称,A+H股双平台升温,内地龙头企业赴港IPO融资,A+H双平台上市成为助推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驱动力。
持续助力科创领域
A股IPO市场变化预示何种长期趋势?国金证券投行人士称,IPO市场将围绕三个方面展现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资本市场对科创的支持持续加码,对消费行业限制重新放开。
现阶段,我国正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科技型企业将是资本市场大力支持的对象。同时,刺激内需政策举措推出,为消费行业企业放开上市融资限制。
其次,从市场板块看,创新型民营中小企业将是北交所上市的中坚力量。此外,二级市场逐步回暖,一级市场预计也将陆续迎来春天。
汤哲辉进一步提到,政策体系持续落地,优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市场包容性和吸引力。随着改革政策推进,投资者信心增强,A股市场行情稳步回升。
就发行节奏,汤哲辉判断,A股IPO将在市场承受能力范围内“有节奏”“新常态”化发行。预计资本市场将延续“量增质优”发展态势。
投融资改革见成效
IPO市场变化背后,承载着资本市场整体性投融资综合改革深化趋势。钱菁称,资本市场政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引导资本向科技创新集聚,提升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
多位业内人士称,中国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已取得多维度实质成果。科创类企业在资本市场整体占比持续上行,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推进加速落地。
国金证券投行人士称,资本市场不断制度创新,精准服务科技创新。A股IPO标准不断优化,兼顾稳定预期与激励创新。同时,IPO与并购重组双轮驱动,市场融资功能增强。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