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香港资本市场复苏,中介机构业务量激增

2025年以来,香港资本市场快速复苏,资金持续流入香港,上半年新股募资规模更是居全球首位。在繁荣景象下,香港众多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业务也极为火热。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仅在IPO一项上,51家已上市公司的发行费用就达到53.40亿港元,2024年全年这一数据为58.23亿港元。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香港市场持续火热,下半年港股IPO热度将延续甚至提升,带动中介机构业务量提升。市场复苏业务量激增
“忙忙忙!”今年港股IPO市场高歌猛进,证券时报记者与中介机构从业者交流时,他们均表示“今年很忙”。一位投行人士坦言,加班到凌晨一两点已是常态。
澳洲会计师公会大中华区分会理事叶耘开表示,随着IPO数量和规模激增,会计师事务所在企业上市前期的尽职调查、审计等业务需求大幅增加。同时,资本市场资金流入活跃,推动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更专业的私募基金等领域的审计和税务规划服务。香港资本市场的快速复苏带来了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高速增长,行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服务需求高峰。”叶耘开说。
北京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军也表示,2025年上半年,香港资本市场呈现显著复苏态势:恒生指数涨幅逾20%,上市申请数量及成功上市项目均实现突破性增长。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法律服务需求同步激增,“我们律所上半年已完成15单港股IPO项目,业务量同比增幅超过行业均值,印证市场活跃度向法律服务端的传导效应。”
事实上,数据也说明了一切。以IPO市场为例,Wind数据显示,在保荐业务方面,2025年以来,排名前三的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分别参与了18家、10家、10家公司的保荐业务。而在去年全年,这3家券商的数量分别为19家、12家和7家,基本相当于半年做了去年全年的业务量。中介机构直面考验
与A股不同的是,港股上市需要的中介机构会更多。“A股上市基本是1个券商、1个律所、1个审计师就差不多了,但港股的上市过程通常在两三个月内就要完成,因此需要多家中介机构、多条线去推进。”前述投行人士指出,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上市,如此多的中介机构实现完美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如此巨大的业务量前,中介机构们同样是承受着重重压力。一家律师事务所人士就坦言:“港股招股书中的每一句话我们都要为此负责,无论是其中的行业数据、财务数据还是管理层对业务判断等内容,都要注意进行核对、验证,一旦有不实信息,投资者可以据此追究中介机构责任。”看好香港市场未来表现
作为一个面向国际化的市场,与A股主要面对内地投资者不同,中介机构还需要更多向一些不了解中国企业的外资讲好“中国企业故事”。同时,香港作为不少内地企业出海的第一站,也需要中介机构助力做好法律、财务、税务等制度方面的衔接。
对此,叶耘开坦言,香港会计专业与国际准则高度接轨,能够为内地企业提供符合全球投资者认可的审计和财务报告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国际市场上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从而顺利完成跨境融资及上市准备。会计师事务所熟悉不同海外市场的会计、税务及法律环境,能为企业设计合理的税务筹划和合规方案,降低“出海”过程中遇到的法规和运营风险。
而对于未来香港资本市场趋势,中介机构们同样是信心满满。沈军表示:“我们对香港IPO市场持非常乐观态度,香港国际投资者结构优势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基建整合,将持续巩固香港作为亚太新兴科技企业首选上市地地位。”
叶耘开也表示,下半年预计继续是香港IPO旺季:目前,已有超过200家企业递交上市申请,预计港股IPO热度将延续甚至提升。政策扶持、国际资金回流、优质企业丰富,以及资本市场环境优化,都将继续推动香港成为全球领先的IPO融资中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声明:
-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