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量价齐升 私募分歧与长线布局并存

网络 2025-07-16 07:20:47
股市要闻 2025-07-16 07:20:47 阅读

  近期A股市场量价齐升,上证指数突破年内新高后强势震荡,做多情绪显著升温。随着市场在突破关键点位后进入短期休整,私募业内对A股短期走势的判断悄然分化。一边是资金跑步进场,一边则是机构对短期走势出现分歧。

  增量资金加速集结

  多项关键资金指标显示,增量资金正快速涌入市场。截至7月4日,国内股票私募机构的平均仓位已升至77.36%,较前一周攀升2.07个百分点。同期数据显示,百亿级股票私募平均仓位高达83.26%,较前一周增加3.3个百分点。

  “近期私募尤其是百亿级机构的积极加仓,充分体现了对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坚定信心。”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表示,积极加仓暗示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

  两融数据同步印证了市场热度。自6月9日至7月14日,A股融资余额已连续一个多月稳定在1.8万亿元上方。截至7月14日收盘,A股融资余额已达1.87万亿元,创下今年4月3日以来的新高。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认为,私募高仓位运作和融资数据增长的背后,是居民储蓄持续增长和利率下行趋势的双重推动。政策引导下的保险、养老金等长线资金持续流入市场,共同为A股提供增量活水。

  银行股震荡引发分歧

  在近期资金大步入场之际,银行股板块高位震荡,引发指数短期休整,在一定程度上让私募机构对后市的判断出现分歧。

  乐观者认为支撑市场的基础依然坚实。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表示,宏观经济企稳和上市公司业绩恢复增长的确定性较高。“当前是风险收益比很好的阶段,可保持高仓位配置A股,建议重点聚焦高ROE(净资产回报率)类资产。”夏风光说。

  奶酪基金投资经理潘俊也表达了“谨慎乐观”态度。在他看来,近期资金入场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市场情绪回暖带动私募加仓与散户入场;无风险利率下行驱动理财类资金间接配置高股息品种;外部环境改善、国内经济韧性显现以及美元降息预期升温,吸引外资回流。

  然而,也有观点则对短期市场风险保持警惕。贺金龙特别提醒,考虑到外部潜在扰动因素犹存,后续市场进一步上攻还需要量能的持续配合,如果成交逐步萎缩,需警惕指数“假突破”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在乐观中应保持一定谨慎。

  夏风光进一步补充说,行情的持续深化最终离不开上市公司业绩的全面回暖,政策效果能否顺畅传导至相关行业基本面端以及业绩端,将是短中期投资策略的重要观察点。

  聚焦长线赛道

  面对市场的短期分歧与震荡,私募机构正通过差异化的仓位管理和行业配置,构建攻守平衡的投资组合。科技创新等长线赛道成为了多家机构目前的共同选择。

  在仓位策略层面,夏风光明确表示可保持高仓位运作,当前A股风险收益比具备显著优势。贺金龙则提出更灵活的中性策略,建议以中等仓位为中枢进行动态调整。

  百亿级私募永安国富的基金经理胡瑶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了逆向布局思维:“如果市场出现调整,将择机增加A股及港股仓位”。

  从行业配置上,长线产业趋势成为不少私募机构穿越市场波动的关键锚点。胡瑶表示,尽管市场仍存在波动风险,但会以长线思路聚焦六方面投资机会:新消费企业引领需求变革;创新药领域迎来研发成果商业化落地期;人工智能(AI)技术进入全面渗透阶段;金融科技重构支付结算生态;银行股受益于险资对红利资产的追逐;券商保险依托市场回暖,展现周期性弹性。

  此外,潘俊则将视野投向政策驱动领域,建议重点关注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国产化机遇。贺金龙补充说,可关注景气反转机会,建议在科技与红利品种构成的“哑铃”两端之外,动态捕捉“有回调、低估值且景气度有望反转的行业”。

  值得注意的是,在交易节奏把控上,有观点提示要规避追涨杀跌的风险。贺金龙称,当前市场整体呈现“在分歧中震荡上行的运行态势”,投资者需警惕市场情绪反复或由事件扰动引发的市场短期波动风险,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声明:
  1.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来自互联网,文中内容或观点仅作为原作者或者原网站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任何立场,不构成与本站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本站竭力但不能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对此本站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
  2. 本站认真尊重知识产权及您的合法权益,如发现本站内容或相关标识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与我们联系删除。
最新发布
今日焦点